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培训。
卫生健康科技教育工作肩负着为健康云南战略、科教兴滇战略、人才强滇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的重要责任使命。
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积极发展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抓住人才这个决定性因素,加快建设云南高水平医学人才高地……去年,云南省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教育工作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统筹推进科研管理、医学教育、生物安全等重点任务,为健康云南建设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可靠的人才保障。
强化科技创新
推动科研管理提质增效
去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毒品依赖和戒治重点实验室(委省共建)进行现场验收。
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后,对重点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考察,结合查阅资料、现场质询、专家合议等环节,形成专家组验收意见并进行了反馈。专家组认为,重点实验室基本达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建设验收条件和要求,同意通过验收。
该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部委级科研平台,对推动毒品依赖和戒治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实现建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特色鲜明的委级重点实验室的总体目标,着力提升我国在毒品依赖和戒治领域的科研水平和服务国民健康、促进区域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及推动社会治理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去年,云南夯实科研平台建设,西部优生与出生缺陷防控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推动云南省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神经精神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立项,协同配合省科技厅加强24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评估,科研政策与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同时,聚力科研项目攻坚,全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8项,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及2030慢病重大专项5项立项1项,获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0项,实施医疗机构“争先进位”科研计划,立项23项,组织25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申报科研项目653项,科研效能显著提升。依托沪滇协作机制,与省科技厅联合成立沪滇协作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机制,立项科研项目18项,全年登记科技成果49项,获省科技奖37项。
深化医教协同
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去年,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2024年度云南省高层次卫生健康技术人才培养对象名单,推荐30名医学高端人才、60名医学学科带头人、90名医学学科后备人才作为2024年云南省高层次卫生健康技术人才培养对象。
“云南省高层次卫生健康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是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为贯彻落实《云南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人才’工程,扎实开展我省高层次卫生健康技术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培养对象分为医学高端人才、医学学科带头人、医学学科后备人才三个层次。”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科教处负责人表示,通过培养使培养对象在医疗技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领域得到综合提升,成为政治过硬、德才兼备、具有国内领先或先进、省内领先水平的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并引领全省医疗卫生技术发展,以高水平人才驱动云南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云南高层次人才持续深入培优。完成134名卫生健康技术人才期满考核。住院医师培养扩容提质,建设5个省级辐射南亚东南亚医疗技术实训基地。遴选第一批18个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助理全科医生培训重点专业基地。新增1个住培基地、30个住培专业基地,配合中国医师协会驻省专家组对11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2家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进行现场评估。此外,基层人才培养不断强化,医教协同联合培养医学类研究生60人(硕士52人、博士8人),招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含专硕研究生)4217人、助理全科医生培训893人,住培3494人、助培586人参加结业考核合格,培训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500人,住培结业考核首考通过率、住院医师首次参加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稳中有进,培养培训质量明显提升。
深化沪滇协作
持续优化继续医学教育
从1996年起,上海市将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理念源源不断输入云南。得益于沪滇协作的持续开展,相距2000多公里的两地卫健系统人员,携手守护百姓健康。
去年,云南深化沪滇协作,申报获批沪滇人才培训项目21个,赴上海举办卫生健康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14个,选派80名卫生健康管理干部、妇幼保健人员、感染科医务人员赴上海进修学习,遴选3个上海先进适宜技术在云南开展培训,培训人员1300余名,全年沪滇项目培训人数2280余人。
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务人员在完成基础学历教育及规范化培训后,为适应医学技术发展而参与的系统化、持续性在职学习。去年,云南35.1万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24.38万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学分验证,验证达标率99.25%。培养全科医生、麻醉医师等基层骨干559人。
此外,去年云南继续将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纳入委属单位、州市责任目标考核,对高等级实验室进行全覆盖检查和一、二级实验室的抽查,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服务平台试点,持续以能力提升为重点,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和专业人员培养培训,实验室监管效能和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提升。健全完善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高黎贡山生物安全工作稳步推进,云南生物安全防线持续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