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政策好,小微企业乐陶陶。开票流程要牢记,诚信纳税最重要……”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信丰县税务局干部走进江西省赣州市安西镇畲族村,举办“畲乡税韵·山歌传税”活动,将税收知识融入畲族山歌,让税法随着悠扬山歌声传入百姓心田。
近年来,江西税务部门深耕本土文化土壤,不断创新税收宣传方式,让古畲风散发新香,非遗、老寨展露新颜。
畲乡风味飘四方
走进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的电商直播间,穿着民族服饰的村民,热情地介绍着竹笋、红薯干等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场景火热,山货正通过镜头走向全国。
“刚开始直播,税务干部就主动上门举办‘开业第一课’,宣讲与直播相关的税收政策,提示电商交易新模式下可能存在的涉税风险。”江西友谊之家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宋水平介绍,当地税务部门为企业合规经营、驶入快车道发展提供有效指引。仅“三月三”期间,企业直播间单量同比上涨50%,辐射周边11个乡镇,带动600余户农户增收。
馋味花生、土饼、米冻……在赣州尚华食品有限公司的线上平台,畲乡美味琳琅满目。每天,工作人员会按照客户订单,一一将产品称量、包装、邮寄。“享受国家好政策,我们能够轻装上阵,带动更多的畲族老表致富增收。”该公司负责人叶斌说。
据悉,为了更好地服务电商企业,税务部门组建“畲乡税援团”,选派业务骨干开展实地走访,一对一精准对接电商商户。他们重点梳理多种折扣促销方式的不同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及时识别提醒涉税风险,引导电商企业守法合规经营。
畲乡走出共富路
“晴波倒映漾柔蓝,最好风光三月三。”查家岭是铅山县太源畲族乡的一个自然村,在这古村的茶山间,清代诗人毕慧的诗句化作现实,“茶芽似妹心花放”山歌里,藏着每亩茶园增收的故事。
“从指尖技艺到舌尖经济,税收政策全程助力。”铅山县泰缘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赖长青指着1200亩生态茶园说,他们采用“合作社+基地+茶农”订单式茶叶产销模式,走出一条“茶农务工+经营分红”的致富路。
如今,这家年产能超过1万公斤的合作社已形成完整产业链,近百户畲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户均年增收2000余元。
据悉,铅山县税务局为茶企量身定制贯穿种植、加工、销售全环节的“春雨润茶”政策清单,通过“畲乡税情联络站”提供“线上答疑+上门辅导”贴心服务,确保茶企政策红利应享尽享。2024年太源畲族乡茶产业累计享受税费减免超过50万元。
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丰龙冈畲族刺绣以“隐线法”“叠绣法”将畲族历史绣入纹样,曾因“藏在深闺”面临传承困境。
“税务干部不仅是老师,教会我们开具电子发票,还是非遗推荐官!”畲族刺绣非遗传承人雷彩英指着抖音直播间里税务主播手持的畲绣香囊说。永丰县税务局专门组建“畲蓝+非遗”宣传小分队,开展“税助非遗”专项行动,组织税务青年用短视频展现刺绣工艺,通过“税企媒”三方联动,带动畲绣文创产品网络销售额同比增长70%。
畲寨新貌迎客来
“这个集归侨文化展示、民宿服务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预计今年将实现综合收入150万元以上,同时可增加30余个就业岗位。”上高县敖山镇洋林村党支部书记张胜德站在建设中的游客中心施工现场介绍。
据悉,洋林村有畲族等7个民族,也是宜春市唯一的多民族归侨村。针对文旅项目建设周期长、涉税事项复杂的特点,上高县税务局创新推出“云端管家”全周期服务。项目立项时,通过税收大数据智能匹配民宿建设适用的税收政策;证照办理阶段,税企直联平台自动推送“新办纳税人套餐”指引;日常经营中,远程可视化办税系统实时响应发票开具、纳税申报等需求。
龙南市“畲山湖”畲寨旅游综合体同样见证了老村寨的“华丽蝶变”。该畲寨曾因交通闭塞、产业匮乏陷入集体经济空壳化,如今通过“农旅+产业”融合模式打造旅游综合体,实现古村蝶变。
龙南税务部门搭建“慧办税”智能体系,提供远程申报辅导、电子发票即时开立等服务,让畲寨内的文创工坊、农家乐经营者实现“指尖办税”。去年,该局通过征纳互动平台提供服务20479人次,其中智能互动16737人次。
下一步,江西税务部门在“政策赋能、税宣添彩、服务提质”的道路上持续深耕,让智慧办税触达乡村振兴多元场景,让赣鄱大地上的民族团结之花绽放绚丽色彩。(温婷 郭小钰 查莉莉 本报记者 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