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审计项目立项调研办法、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审计……关注本期审计动态

发布时间:2025-07-22 浏览次数:7

出台审计项目立项调研暂行办法

河北省审计厅 面向全省审计机关印发《河北省审计厅审计项目立项调研暂行办法》。强调审计立项调研工作应当坚持制度化、常态化,依法依规、突出重点,廉洁文明、务实高效,问题导向、防范风险,围绕满足审计需求,服务审计立项,以科学研究的视角,自觉运用审计事业规律性认识指导立项调研。

调研重点为重大战略、重大政策落实审计领域,应重点调研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经济方针政策、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雄安新区建设、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落实情况等;财政审计领域,应重点调研积极财政政策落实、深化财税领域重点改革、预算管理、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经济责任审计领域,应重点调研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及其所在地区重大经济责任履行、重点特色任务等;资源环境审计领域,应重点调研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等;企业审计领域,应重点调研国有企业改革、监管和运营情况等;农业农村审计领域,应重点调研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特别是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政策落实、乡村振兴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等;民生审计领域,应重点调研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问题、养老、高校管理改革、中小学经费管理使用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领域,应重点调研投资领域重大改革任务、重大投资项目管理运行情况等;金融审计领域,应重点调研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合规经营、防范化解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等。

深化审计工作一盘棋

内蒙古审计厅 党组结合开展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大调研的成果,专题听取各盟市关于对旗县区审计机关领导情况的汇报。

会议结合干部队伍大调研情况和各盟市的汇报,深入分析了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弱项。会议强调,解决好基层审计机关存在的问题,绝不是无关宏旨、无关紧要的小问题,而是事关内蒙古审计高质量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各盟市审计机关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必须从政治上看待,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站位,从政治上尽快去纠治改正。既要通过审计办这个平台加强政治领导,又要依照法定职责,加强对基层审计机关的业务领导。厅党组将统一协调解决属于自治区层面的共性、普遍性问题,各盟市要主动认领问题,帮助基层审计机关协调解决单靠自身难以推动解决的工作难题。

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审计

甘肃省审计厅 开展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

此次专项审计调查采用“省市县三级联动+行业内审协同”模式,由省级审计机关牵头抓总并负责省本级审计;兰州、天水、武威、庆阳、酒泉5个文化遗产资源密集重点市的审计机关对全市开展深度审计调查,其余9个市州的审计调查由省级审计机关抽调全省审计骨干统筹实施。充分发挥内审机构熟悉行业情况、了解内部管理的优势,协调行业主管部门内审机构同步开展内审协同工作。各审计组重点围绕政策落实、资金管理、项目建设三大领域开展审计,政策落实方面对照国家及省级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逐项审查地方政府与责任主体的制度执行成效;资金管理方面以专项资金流向为主线,追踪文物保护、非遗传承等经费的分配、使用与绩效;项目建设方面对遗址修缮及国家文化公园等重点工程实施全周期跟踪,推动解决项目落地慢、效益发挥不足等问题。

促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

湖北省武汉市审计局 在审计项目中,聚焦安全生产监管、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改革、信息技术赋能等方面,助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

聚焦风险防范化解,助力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关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审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政策措施落实是否到位;关注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情况,审查危险化学品、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及检查反馈问题隐患整改是否到位;关注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审查安全生产领域行政执法工作是否合规、涉案罚没物品管理是否规范等。

聚焦防灾减灾救灾,助力防范应对自然灾害。关注灾害监测预警,审查灾害风险研判机制是否健全、预警信息发布是否及时;关注救灾救助情况,审查救灾物资采购储备分配等环节是否规范合理、发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等补助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关注自然灾害防治情况,查看森林防灭火工作机制是否健全、森林防灭火属地责任是否压实、城市公共避难场所建设标准是否执行到位。

聚焦应急管理改革,助力应急能力提档升级。关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建设情况,审查各部门职责分工是否清晰明确,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是否健全,信息共享和决策指挥流程是否畅通高效;关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审查预案是否覆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各类突发事件,内容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关注行政执法改革任务推进情况,审查改革事项是否有序推进、执法权责清单是否科学合理、执法监督机制是否健全,是否存在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聚焦信息技术赋能,助力智慧应急体系建设。关注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本地化部署情况,审查平台建设方案是否符合实际、系统架构设计是否合理、功能模块设置是否完备;关注数据质量情况,审查危险源监测、灾害预警、应急资源等关键数据是否实现实时采集和动态更新,是否能满足指挥调度、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安全生产隐患管理等多场景应用需求;关注数据共享机制情况,审查是否实现与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的数据互联互通,是否形成贯通协同合力。

策划编辑:何晓源

内容右侧: 责任编辑:唐志宏
【关闭】 【打印】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