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中省直有关单位、相关企业: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省委、省政府教育科技产业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吉林省新质生产力发展,现启动首批产业人才库征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目的
立足吉林省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精准汇聚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突出“不唯学历唯实绩,不看职称看贡献”,重点征集具有实际贡献和帮助企业破解实际问题能力和经验的实用型人才,打造覆盖广泛、结构合理的人才资源平台,实现人才与产业协同发展,为产业创新注入动力。
二、征集领域及重点方向
产业人才库建设首批次征集主要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及未来产业领域,具体如下:
1.汽车行业。 整车系统集成、智能线控底盘、固态电池研发、车载高压平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电驱动系统集成开发、充换电基础设施及智能管理系统开发等新能源汽车领域,高等级辅助驾驶技术研发、车载操作系统、数据信息安全及车用软件开发等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汽车轻量化领域的具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和技术推广型人才。
2.医药行业。 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中药领域,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化学药品制剂、重大创新药等化学药领域,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细胞治疗等生物药领域,生物医用材料、体外诊断等医疗仪器设备和耗材、制药设备、医美产品、药用包材及辅料等医疗器械和设备领域的具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和技术推广型人才。
3.新材料行业。 碳纤维、玄武岩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天然气化工、氢能化工、氯碱化工、生物化工及聚醚醚酮、聚氨酯等精细化工和先进化工材料领域,薄规格高强度汽车用合金钢、超大截面铝合金车体型材等先进金属材料和硅藻土、石墨等矿物非金属材料领域的具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和技术推广型人才。
4.电子信息行业。 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激光及应用、汽车电子、能源电子等领域的具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应用推广型人才。
5.未来产业。 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重点领域和人工智能、具身智能、量子科技、新型显示、脑机接口、原子级制造等细分领域的具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和技术推广型人才。
三、征集基本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在上述产业领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人才培养等实际难题。
3.符合各产业领域对人才的专业背景、技能水平、工作经验等要求,愿意为吉林省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
四、服务方式和政策支持
1.服务方式。 各级人社部门会同工信部门,依托产业人才库平台,对接企业需求,有针对性的解决企业技术攻关、人才培养、业务咨询、项目评估等实际需求。
2.政策支持。 对服务企业业绩成果显著的,享受国家级人才、省部级人才称号优先推荐;服务企业业绩作为吉林省人才分类定级评定申报重点业绩参考;择优推荐参加人才项目评审、工作调研、咨询、论证和评估等活动。
3.人才库管理。 坚持“能者上、劣者下”的原则,产业人才库采取动态管理方式。
五、时间安排
申报截止时间:2025年9月15日。
审核公示:2025年11月,由省人社厅会同省工信厅组织审核,通过后公示入库名单。
六、申报方式
1.推荐渠道 :主要采取个人自荐、单位统一推荐(附件1),如有行业内专家推荐的,可将推荐人评语和推荐人相关信息一并报送(附件2)。
2.填报须知。 填报内容要突出产业导向。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人才,重点突出在理论前沿的贡献与相应产业发展的预期前景;从事技术创新的人才,重点突出技术创新转化对产业发展的作用成效;从事技术推广的人才,重点突出在技术推广领域的取得成效;从事技术技能培养的人才,重点突出在人才培育领域的成绩和培养人才范围。要实事求是,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3.材料提交: 填写《吉林省产业人才库入库申请表》,并附成果证明(如专利、获奖证书、成果转化、项目佐证材料等)扫描件。同时,如果有行业内专家推荐的(此为非必要条件),将专家推荐评语及推荐人信息一并报送,填报业绩成果要符合相关信息公开要求,严防泄密(详见附件)。
4.提交途径: 纸质材料报送至省人社厅(地址:长春市亚泰大街3336号金业大厦一楼大厅4号窗口)。
联系人:叶禾令;咨询电话:0431-88692300
附件:
1.吉林省产业人才库登记表
2.吉林省产业人才专家推荐表
3.吉林省产业人才库征集汇总表
4.吉林省产业人才库佐证材料册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5年8月4日
内容右侧:
内容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