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得五块国家级牌子!潍坊交出工业高质量发展答卷→

发布时间:2025-02-10 浏览次数:23

2月8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走在前 挑大梁 建设更好潍坊”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期) ,介绍 潍坊 市工业高质量发展 的有关 情况 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马 勇 潍坊市副市长 任光学 潍坊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冷新法 潍坊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2024年,潍坊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要求,按照全省深入推动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的部署,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立市、制造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9+3+N”产业体系,全市工业发展取得一系列可喜成绩。

一、摘得 五块国家级牌子。 一是 ,潍坊成功入选全国首批 20个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获得国家 3亿元资金支持 ,全国仅 5个非省会地级市 ; 二是 , 潍坊牵头的潍临日 智能农机集群 , 成功入选新一批 3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潍坊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达到2个,全国80个、山东仅6个; 三是 ,潍坊制造业发展成效入选全国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 包括 1个实践案例、1 个 特色案例,其中实践案例全国仅有 20个; 四是 ,潍坊数转智改做法成功入选全国城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全省唯一,全国仅 10个城市入选; 五是 ,潍坊连续三次入选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自 2017年国家开展试点以来,连续入选。

二、 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围绕推进 高端化, 狠抓攻关突破、载体升级,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化与工信部七所高校产学研合作,实施省级技术创新项目 403项、全省第2;获批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4家、全省第2;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0家、总数达到108家,新增数量、总量均居全省第1;13家企业产品新入选“山东制造·齐鲁精品”,数量全省第1。 围绕推进 智能化, 坚持点线面相结合、 “普及+提升”双线推进工业企业数转智改,持续释放实数融合效能。累计开展培训5.1万人次,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95%;潍柴、英轩2家企业入选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新增工信部5G工厂8家,总数达到14家、全省第1;新增省级智能工厂6家、数字化车间7个、智能制造场景15个,总数28个、全省第3。 围绕推进 绿色化, 坚定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制定工业领域碳达峰方案,加快高能耗行业绿色化改造,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新获批省级绿色工厂 19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家、绿色工业园区2个,数量均居全省第3。 围绕推进 集群化, 聚焦 “9+3+N”产业体系,深化实化“链长制”,确定12名市级领导担任12条重点产业链“链长”, 构建 “链长”总协调总指挥、召集人统筹调度、牵头部门日常推进、工信部门业务支撑的工作运行机制, 元宇宙集群入选首批省级数字产 业集群,新增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家,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1家 。

三、 打赢三场关键战役。 一是 稳增长攻坚战, 强化工业运行指挥部调度监测机制,统筹考虑增量因素、减量因素、用电等指标,加强对石化、装备等稳增长压力较大行业的监测调度。全市工业经济实现首季良好开局,半年快速增长,三、四季度承压奋进,总体上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8.5%,分别高于全省、全国 0.2 个和 2.7 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44.2 %,规 上工业产值、营收双过 1.2万亿元, 发挥了全市经济 “压舱石”、全省工业“挑大梁”作用。 二是钢铁产能保卫战, 全力做好对上汇报争取工作,鲁丽钢铁、巨能特钢就地转型升级工作,获得省委、省政府支持批准。 三是化工园区突围战, 在全省率先提出化工园区 “减二增一”、重点监控点跨区域并点等工作建议,被《山东省化工园区扩区调区管理办法》吸收采纳。全力推进现有化工园区扩区工作,临朐、诸城化工园完成扩区、增加面积 6.48 平方公里,侯镇、高密、滨海化工园扩区工作完成材料上报、正在有序推进。

四、 培育一批优质企业。 建立完善优质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市县两级集中政策、资源进行重点扶持和服务保障, 预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510家; 在全省率先评选 100家“晨星”小微企业;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70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8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新增国家级单项冠军8家、省级33家, 省级单项冠军总量连续 4年全省第1。 6家企业上榜“2024中国企业500强”,11家企业入围“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数量再创新高,为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添了动力、增了活力。

2025年, 全市工信系统 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市 “新春第一会”部署要求,锚定“走在前、挑大梁”,激扬争先锐气,保持拼进姿态,强化使命担当,奋力打好工业提质增效的革新硬仗。

一是着力促稳工业增长。 加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县市区调度监测, 持续巩固食品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快速增长势头, 推动潍柴雷沃高端农业装备智能制造等 82个2025年新增产值过亿元项目尽早投产达效, 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5 %左右,努力实现开门红、季季旺、全年胜 。

二是聚力提升产业能级。 加快机械装备、石化盐化、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优势传统产业技改提质、数转赋能、绿改转型,推动元宇宙、工业母机、生物医药、磁技术等新兴未来产业技术研发、场景示范、应用推广。以建设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为抓手,全年实施重点技改项目 650项以上,完成投资520亿元以上,全力争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三是推动链群协同发展。 聚焦 “9+3+N”产业体系,实化深化“链长制”,构建“链长+链主”高效协同机制,成立全市企业家联合会,加强上下游配套协作 “ 延链 ” ,强化大中小企业联动 “强链”,新增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家,争创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动力装备集群加快向世界级集群迈进 。

四是强化企业培育服务。 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挖潜强基”行动,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单项冠军企业530家以上。当好企业“娘家人”,抓好“我为企业找订单”“我帮企业组主场”等活动,力争全年互采金额超过700亿元。深化实化“遍访企业”,与企业家交朋友,以“有解思维”纾企业之困、解发展之难,为更好潍坊建设贡献更大工业力量。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