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锚定目标争上游 奋楫扬帆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4-09-27 浏览次数:162

四川宜宾地处川渝滇黔接合部核心区域,位于长江、金沙江和岷江三江交汇口,是长江经济带上游的重要城市。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闻名遐迩的名酒之都,宜宾近年来坚持以创新为主导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擦亮“中国动力电池之都”“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城市新名片。在全市上下锚定“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目标激流勇上的奋进征程中,宜宾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实干实绩推动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激励引导全市退役军人在时代机遇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于2024年获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

聚焦党建引领 夯基固本促提升

常态化开展政治机关建设,坚持“1+X”党建引领退役军人工作模式,要求全系统党员干部职工围绕党的建设这项核心工作统领事业发展全局,在做到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推进、同考核的基础上,带动各党支部、党员亮身份、亮职责,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中,激励党组织和党员立足岗位争当模范,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退役军人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立足主责主业创建“关爱零距离”“就创先锋”“退役军人之家”“云上烈士陵园”“满意军休”“军人驿站”6个党建品牌。

2024年以来,该局多次利用中心组学习、党组会议、主题党日等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省委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要求,探索以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宜宾新型工业化的方法路径。据该局移交安置与就业促进科工作人员介绍,宜宾近年来聚焦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布局一蓝一绿产业新赛道,为紧跟当地产业发展规划面向退役军人开发优质岗位、支持创业创新,该局依据当地就业市场最新需求改进职业技能培训、专场招聘等工作,充分利用本地高校资源和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优势,与本地高校和技能培训机构深化合作,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班,增设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新兴课程;组织有求职意愿的退役军人实地参观宜宾大学城、科创城,引导他们拓宽就业视野,发挥优势特长投身新兴产业;积极对接当地高新技术企业开展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近年来,推动405名退役军人到四川时代、时代吉利等新能源企业工作,助力服务对象追“新”逐“绿”,实现高质量就业。

党纪学习教育期间,该局紧盯退役军人事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将党风廉政建设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相结合,梳理廉政风险点26个,要求各科室制定科学有效措施,做到各项工作责任到人、监督有力,激发了党员干部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工作质量的强劲动力。“宜宾是优抚大市,有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16.2万余人,精准高效发放好各项优待抚恤补助资金事关广大退役军人切身利益。今年以来,在全省系统率先探索创建退役军人事务领域资金监管平台1.0版本,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资金监管新渠道,提高发放质效和监管实效。”据该局数字化管理工程师介绍,新创建的资金监管平台借助资金类目汇集、智能纠错、数据分析预警等功能,为资金监管配备“追踪器”和“防伪器”,实现对资金流向的实时、精准把控。截至目前已督导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完成1月至7月人员资金上报校对,累计涉及资金3.19亿元,资金使用监管效率较以往大幅提升了40%。

聚焦中心大局 务实举措谋发展

为不断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宜宾市全力支持配合部队联演联训、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等军事任务,扎实搞好演训场地、交通运输、后勤供给等保障工作,全面聚焦“平时通用、战时支前、战后善后”职能定位建成川南优抚医院,全面办结100余件军地互办实事,全面提升宜宾军供站应急应战保障能力,获得部队一致好评;因地制宜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双拥故事会”“宜宾驻军看宜宾”“军人集体婚礼”等拥军优属活动,社会反响热烈,尊崇军人社会氛围进一步浓厚。2023年,全市10个县(区)创建四川省双拥模范(先进)城(县、区)实现“满堂红”。

“虽为女儿郎,我可对镜帖花黄,亦可铁甲披寒光,战争从不会让女人走开,保家卫国也绝不是男人的事,若是没有扛过枪、打过仗,没有流过血、负过伤,你的人生是不完美的,我从来没有后悔过。”2024年4月28日举办的首届四川省“爱我国防”宣讲大赛川南片区初赛赛场上,来自宜宾学院的退役大学生士兵阳雨晴深情讲述了自己的国防梦想。活动结束后,她在学校退役军人服务站的指导下,将所见所闻分享给该校“国防教育实践营”的其他同学,共同研究提升退役大学生士兵思政工作的新点子。据悉,全省退役大学生士兵分层分类思政试点工作部署以来,宜宾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宜宾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成都工业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等市内多所高校启动退役大学生士兵思政工作试点项目,构建了一套涵盖建阵地、重铸魂、拓载体、优机制的“1+4+N”高校退役大学生士兵思政工作体系,深入推动高校退役军人服务站与征兵工作站“双站”融合,因地制宜地建立退役大学生思想政治活动中心,支持多所高校组建“赵一曼老兵”志愿服务队,努力培育高素质退役大学生士兵人才。

宜宾作为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英雄烈士褒扬纪念工作,投入2.3亿元,实施烈士纪念设施三年提升行动,完成134处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556座县级以下烈士墓整修;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自2019年起,每年组织开展“南疆祭英烈”活动,累计组织300余名宜宾市烈士亲属代表赴广西、云南,对安葬在当地烈士陵园内的宜宾籍烈士进行祭扫,营造缅怀英烈、关心烈属的良好社会风尚;作为首个地级市成功承办全国老兵宣讲团主题巡回宣讲报告会(四川站),激励广大退役军人永葆本色、奋勇前行。

聚焦关心关切 优化服务提质效

“冠英古街是宜宾三江口风景区的核心区域,全长200余米,是一条能让四方游客沉浸式感受宜宾魅力的老街。对退役军人来说,这条街还有另一个名字,那就是咱们的‘拥军一条街’。”据宜宾籍退役军人陈思斌介绍,他于2021年起在冠英古街上经营火锅店,近年来,借着当地文旅市场持续复苏的东风,火锅店的生意逐渐火爆起来。2022年,宜宾拓宽社会化拥军模式,为冠英古街颁发宜宾市“拥军一条街”称号,叠加特色文旅和社会化拥军效应,为古街发展注入新动能。看到古街上又迎来了新的商机,陈思斌决定再开一家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店铺。在“拥军一条街”政策加持下,陈思斌开新店的愿望得到了宜宾拥军联盟服务超市项目的大力支持,在新店选址、考察经营项目、用人招工、广告宣传等方面享受到了便捷的咨询、保障服务,顺利于2023年9月新开张了一家特色蹄花店。

“前几天,我拿上优待证去银行办事,整个服务太暖心了,这张优待证不光是身份的证明,更是我的骄傲。”在高县庆岭镇三级伤残退役军人李强家里,他分享了自己这段经历。一张优待证,几多拥军情,宜宾大力拓展优待证目录,共计13万名退役军人申领优待证,在交通、旅游或餐饮消费等领域提供优待服务23万余人次,宜宾市和兴文县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全国电子优待证试点市、县。

聚焦军创企业对更高质量金融服务的现实需求,宜宾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当地工行、建行、四川农信(宜宾)等金融机构深度合作,组织召开“银企”座谈会20余场,逐条研判企业需求。针对不同企业性质、现状与发展需求,量身定制老兵贷、经营快贷、烟火贷、e企快贷、种植E贷、养殖E贷等最高额度1000万元的特色金融产品,并为20余家企业现场授信。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健全军创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针对需求企业派员上门提供“零距离”“面对面”个性化服务30余次。邀请投融资专家为企业“一对一”巡回辅导问诊40余次,帮助企业优化方案,提高融贷成功率。

新时代新征程,宜宾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把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事办好,以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满足部队备战打仗所需、盘活退役军人新质力量,助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