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上海市场对接“山海好货” 今年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规模创下历史新高

发布时间:2025-09-06 浏览次数:5

记者 任俊锰

远远望去,一拨接一拨的上海市民围在青海果洛展位的一张桌子前,走近一看,他们面前是热气腾腾的粽子,牌子也是市民再熟悉不过的五芳斋。这有何稀奇?问了才知道,原来锅里蒸的是黑椒牦牛肉粽、青稞豆沙粽和蕨麻八宝粽,不少市民尝鲜后赞不绝口。这是发生在昨日开幕的第八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上的一幕。

本届展销会以“跨越山海 申情乐购”为主题,将持续至9月8日。据了解,本届展销会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展览面积近2万平方米,覆盖上海展览中心全馆,设置了600多个展位,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则、云南、福建三明等上海对口支援、协作地区,以及内蒙古、贵州等合作框架协议地区的千余种特色产品集中展销,包括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咖啡茶叶、文创产品等,实现“上海市场”与“对口地区好货”的精准对接,让对口地区好货“卖得出”“卖得好”“卖得久”。

为何粽子里包着牦牛肉、青稞和蕨麻等高原特色农产品?在展会现场忙活的五芳斋研发总监陈召桂说出答案:“这背后是上海援青干部的牵线搭桥。”据陈召桂介绍,一方面,上海市第六批援青干部联络组自7月下旬抵达果洛后,便积极为当地的牦牛、青稞等特色农产品寻找新的应用场景,提升其附加值;另一方面,五芳斋近年来也在积极创新,寻找新食材,采用新工艺,让传统食品拥有新口味。双方一拍即合,自与果洛原料企业对接不足一个月,公司就开发出上述三款新口味粽子。

陈召桂说,自己这次来展销会,也是希望能够收集上海市民的现场反馈,经过一天,他的感受是“产品在展会上深受欢迎”,这让他对产品正式投放市场有了更多底气,如能确保原料稳定供应,新产品最快将于国庆前上市。

克拉玛依绿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乳品厂销售经理周高亮已是展销会的“老熟人”,自展销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以来,他已连续参加三届。每次参加展销会,周高亮都忙个不停,“一上午加了不下10个客户的微信”,一位集采客户对果蔬沙拉酸奶等产品感兴趣,已在催促周高亮尽快提供报价。两三年前,为满足上海及周边的配送需求,公司已在杭州设有仓库,但如今依旧觉得不够。此次,周高亮还将考察上海仓库的选址情况,最快于本月中旬在沪建起仓库。

展销会的“窗口”效应和丰硕成果,早已在对口地区的企业间口口相传。2024年,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海启动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草湖项目区工作,并派出首批援兵干部人才。据了解,去年,草湖项目区还只有6家企业参展,今年则增至14家,新疆天展原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这家公司带来了西梅汁、老汉瓜汁、沙棘汁等特色果饮。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首次参加这一展销会,希望能借助上海的大平台将兵团产品推向全国乃至海外。

今年是上海援藏30周年。刚刚奔赴高原的上海市第十一批援藏干部联络组协调组织了20家日喀则企业近70个品类的商品到沪参展,规模创近年新高,其中10家企业属首次参展。参展商品中,除藜麦、青稞、藏红花、氆氇等“老面孔”外,多了六弦琴、藏纸等藏文化手工艺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在展销会现场,日喀则相关机构、企业与光明、沙涓等一批上海企业达成签约或购销意向,为日喀则优质商品挖掘了新需求、培育了新动能、打开了新市场。

本届展销会在显著位置特设了16个特装展位,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集中展示云果、云咖、云茶、云花等云南“绿色云品”。在筹备期间,云南企业报名数同样创历年新高,足见展销会的吸引力,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沪滇协作扎实成效。此外,展销会现场还举行了“感动——身边的美好”百县百剧短视频展映活动,其将镜头聚焦对口地区的乡村风貌、消费协作等生动实践,现场还为优秀创作者进行了颁奖。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