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记者 吴雨 摄影报道
“五一”假期,海东市以多元文旅资源为画笔,以特色节庆活动为颜料,勾勒出一幅“人潮涌动、消费火热”的假日经济画卷,文旅业态释放强劲活力,民俗体验、生态观光、乡村旅游等成为消费热点,文旅市场迎来“井喷式”增长,全市累计接待游客72.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4亿元。
互助土族自治县国家级4A景区土族故土园变身“彩虹狂欢场”。每日上午9时,身着七彩花袖衫的土族阿姑便在景区门口敲响迎宾锣鼓,国家级非遗“轮子秋”表演随之登场——演员在高空转盘上做出倒立、劈叉等惊险动作,引得游客阵阵惊呼。景区推出的“五一”花儿美食消费季,让游客享受到色香兼备的美食盛宴。园内土族婚礼实景剧更是场场爆满,游客被邀请扮演“新郎”“伴娘”,参与“拦门酒”“抬花轿”等传统仪式,沉浸式体验土族婚俗文化。“第一次穿民族服饰,还跟着学唱了土族酒曲,这种体验太难忘了!”来自西宁的游客王女士说。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占地千亩的七里花海景区20万株盆栽鲜花全部绽放,景区内无动力乐园、水滑道、彩虹滑道、步步惊心、卡丁车等游乐设施处人头攒动。景区还特意设置的“花田小火车”“网红打卡墙”成为年轻人的拍照圣地。“我们每天要接待2000多名游客,光卖花环和烤串的摊位日收入就超过3000元,旅游收入达到14万元。”景区负责人付成才告诉记者。
此外,平安区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举办的“五一”电音节;乐都区举办的乐都·卯寨乡村文化旅游、唐道·618浪街及朝阳阁诗词大会等活动;化隆回族自治县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开展“高原江南春来早”和美循化旅游文化等系列活动,通过升级消费场景,推出特色美食、夜间演艺等项目,部分乡村旅游打卡地还打造了哪吒主题、沉浸式体验游乐等项目,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拉动节日假期消费增长。“五一”期间,海东市正常开放运营的A级景区共有29家。
“五一”假期期间,海东市以文化惠民、非遗展演、民俗体验为重点,以“周末放松 去趟海东”活动及旅行社采风活动为主,制作各类宣传视频文字200余条,动静展示海东自然风光、人文魅力、美景美食。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资源,开展“周末放松 去趟海东”文化惠民进景区活动9场次,举办歌舞表演、海东大合唱、服饰展示、眉户戏、皮影戏、秦腔、花儿、管乐合奏等演出,推出“周末放松 去趟海东”电子消费券共30万元。
为保障“五一”期间的旅游体验,海东市统筹做好服务保障和安全监管工作,强化景区流量调控与安全监管、增设便民设施,并通过线上平台实时发布旅游资讯,引导错峰出行,做到了全市文旅市场秩序井然,未发生重大旅游投诉和安全事故,实现了“安全、有序、优质、高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