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票据电子化改革迎来关键节点。记者昨日从铁路部门获悉,自2025年10月1日起,全国铁路将正式停止使用纸质火车票报销凭证,全面推行电子发票。目前已进入新老政策过渡期的最后阶段。
据了解,铁路部门自2024年11月1日起设置了为期11个月的过渡期,期间实行纸质报销凭证与电子发票并行使用。过渡期将于今年9月30日正式结束。
昨日,记者在丹阳火车站看到,虽然电子发票已经开始推广,但仍有不少旅客在自助终端前打印纸质报销凭证。“纸质票现在留着意义不大,但可以当作纪念。回忆一下自己年轻时候去过的地方,这都是年轻时候美好的回忆。”旅客张先生说道。
铁路部门提示,10月1日全面启用电子发票后,旅客可通过两种途径获取:一是通过铁路12306客户端直接申请;二是通过车站获取的“扫码开票单”进行扫码开票。车站售票窗口和自助取票机均可提供扫码开票单打印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9月30日及之前乘车的旅客,仍可按原方式开具纸质报销凭证。纸质凭证停用后,铁路部门将继续通过12306客户端、手机短信等渠道向旅客推送电子行程信息,并在车站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行程信息提示单”打印服务,确保不影响旅客报销和出行需求。
此次改革标志着铁路票据进入全面电子化时代,将进一步提升出行服务的便捷性和环保性,实现“随时随地,一键开票”的便民服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