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项目驱动产业未来 扬州创新力量闪耀“产超”舞台
发布时间:2025-10-27 09:02 访问量:10月24日,随着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高端装备制造全国赛在扬州圆满收官,这场国家级“产超”不仅奉献了一场高水平的创新竞技,更清晰地勾勒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迈向智能化、精准化的未来图景。
大赛中,来自上海的邦芯半导体凭借在半导体前道设备领域的突破性成果荣获成长企业组第一名,杭州的零磁医疗凭借全球领先的极弱磁测量技术斩获初创组一等奖,而扬州本土创新企业皓迪智能与珊瑚星链两家企业同样表现抢眼,共同展现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蓬勃生机与创新活力。
顶尖项目脱颖而出,破解行业难题
本届大赛的两个一等奖项目,分别在半导体和医疗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上海邦芯半导体专注于半导体核心设备的研发制造,其产品已在国内主要芯片制造企业实现量产应用,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解决我国半导体设备"卡脖子"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杭州零磁医疗则开创了医疗检测新路径。该公司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实力,研发出了世界领先的人体心脑磁检测设备,能够实现疾病早期精准诊断。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国多家知名医院开展应用验证,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这两个获奖项目虽然领域不同,但都体现了"硬核技术+实际应用"的特点,展现了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落地的完整路径。
本土双星闪耀,扬州智造彰显实力
在全国顶尖项目同台竞技中,扬州本土创新企业同样光彩夺目。
皓迪智能致力于智能拖拉机研发,其产品打破了国外在高端农机领域的技术壁垒。公司CEO张迎军表示,目前正在扬州建设生产基地,建成后将实现年产3000台智能拖拉机的目标,为扬州制造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据悉,前不久,国内首台套400马力全动力换挡智能拖拉机在皓迪智能工厂下线,该机型搭载自主研发的16F+4R全动力换挡变速箱和智能控制技术,经过5000小时严苛的田间工况验证,具备高效率、低油耗、强适应性的作业能力,广泛服务于全国各地的大型农场,满足多种复杂作业需求,其智能化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标准。
珊瑚星链则专注于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创新研发,其独创的可编程电气模块,让机器人的制造和使用变得更加简单高效。公司总经理王川龙表示,这一创新在全球范围内独具特色,未来将广泛应用于汽车、eVtol、航天等复杂智能装备,展现了扬州在新兴技术领域的布局眼光。
投资视角:看重技术实力与市场前景
记者从大赛组委会获悉,本届大赛评委主要来自投资机构,他们表示更青睐那些既能突破关键技术,又具备明确市场前景的项目。来自接力基金的投资负责人刘春松担任了本次大赛的评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谈到:“我们既看重技术的独创性,也关注团队的执行力,更重要的是项目能否真正解决行业痛点。”
刘春松认为,本届参赛项目普遍展现出三个特点:技术含量高、实用价值大、市场增长性强。特别是在一些关键领域实现国产替代的项目,显示出中国制造正在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扬州高新区:打造优质环境,力促项目落地
作为大赛承办方,扬州高新区展现了优越的产业环境和服务能力。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大赛为契机,建立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为优秀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支持。“从机制创新、服务优化、要素保障等方面推动签约项目高效落地,建立全链条责任体系,提前介入项目前期工作,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在土地供应、政策支持等方面强化资源配置。”扬州高新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将充分发挥园区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产业集群优势,为意向落户项目提供从政策咨询、场地对接、人才引进到融资对接的全流程服务。”扬州高新区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局长匡苇进一步介绍道:“为进一步吸引此次大赛的优秀项目选择扬州、扎根扬州,我们将持续深化与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同时,以数控机床研究院、新扬倾转旋翼飞机设计研究院、北机所长三角创新中心、迈安德生物合成概念验证中心等一批高端研发平台为坚实依托,构建‘技术研发-概念验证-中试孵化-产业化’的全链条支撑体系,有效助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