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四举措”夯实生态环境应急监测现代化根基

发布时间:2025-07-25 浏览次数:20

贵州聚焦应急监测体系构建、智能化管理、队伍建设和资源统筹,不断完善体系、搭建平台、强化队伍、整合资源,全面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对能力,有效推进全省生态环境应急监测现代化建设。

一是完善监测体系,应急管理更加系统化。以数据库建设为基础,整合全省专家、人员、设备、资源分布及环境风险源信息,实现需求与资源的快速匹配,初步构建“2小时属地响应、8小时全省支援、24小时社会力量支援”的“2+8+24”快速响应体系;建立典型案例复盘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提升效能;制定应急监测方案并编制跨省界重点河段工作方案,强化跨省及跨流域联防联动,实现重点河段“一图一表”管理。

二是搭建智慧平台,应急响应更加高效化。基本建成应急监测设备智慧化库房及“应急监测物资智慧化管理平台”,大力提升资源统筹能力。建成“贵州省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信息及指挥系统”,实现监测断面卫图展示,监测方案自动生成,监测任务实时下达,监测数据自动判断,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污染团迁移过程精准研判,重点断面水质预警报警及时,有效缩短应急监测响应时间、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撑,切实提升突发水环境事件防范和应对能力。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应急能力更加专业化。创新培训方式,组织“实训演练”,分组针对不同情景现场编制方案并点评,开展设备实训提升人员技能;创新演练形式,联合驻市(州)中心开展实战演练推动红外遥测遥感仪、移动式ICP-MS、无人机等新技术装备应用;强化技能比拼,自2024年起将应急监测纳入全省年度监测技能竞赛,以赛促训、以训促学、以学促干激励人员钻研业务,锻造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敢担当的专业化应急监测铁军,在2024年第三届全国大比武决赛中斩获应急监测组三等奖。

四是统筹内外资源,应急服务更加一体化。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物资人员快速调配,将83个应急物资库纳入系统“一张图”管理,动态监控7100余件设备及相应试剂耗材、精准调度300余名技术人员及100余名专家,实现应急监测智能化管理模式;创新开展全省应急监测社会化路径探索,引导社会监测机构参与应急监测,切实整合社会环境监测资源,激发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活力。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