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庆中秋“双节”完美收官!黔西南文旅再次“火爆”出圈

发布时间:2025-10-09 浏览次数:4

2025国庆中秋“双节”完美收官!黔西南文旅再次“火爆”出圈

【字体: 【打印内容】

——前言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我州旅游市场持续火爆,接待游客同比增长41.04%,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43.13%!花江峡谷大桥作为新晋超级IP,以"世界第一高桥"的独特魅力和"桥旅融合"创新模式,吸引了大量中远程自驾游客。 从"区域市场"向"目的地市场"、从"被动观光"向"主动体验"、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从“大众供给”向“精准细分” 的四大战略转向成效显著,夜间经济、乡村旅游、研学体验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为游客呈现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旅体盛宴!


——游客接待情况

国庆中秋期间,全州接待游客同比增长41.04% , 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 43.13 % 。 花江峡谷大桥作为我州新开放的旅游景点和重要交通枢纽,在双节期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在花江峡谷大桥旅游区,提供特色餐饮、地方特产、观景平台、文化展示、玻璃步道、夜间灯光秀、水幕电影、大桥蹦极等多样化服务,丰富游客体验,增强景区吸引力。此外,兴义市和安龙县也推出了相应的引流政策措施,积极引导花江峡谷大桥的过境游客前往两地游览,促进区域旅游联动发展。


——市场特点

客源结构从 “区域市场”向“目的地市场”的战略转向。 省外游客占比达 44.58%,我州旅游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已显著增强,从服务于省内及周边城市的区域性市场向全国旅游目的地转变。

消费行为从 “被动观光”向“主动体验”的深度转向。 自驾游客追求个性化、定制化的旅程; “桥旅融合”业态超越了单纯的观景功能,玻璃步道、蹦极等极具参与性和刺激感的业态,将交通设施本身变成了一个可玩、可品、可挑战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非遗体验、手工艺制作与乡村场景深度融合,满足了“原真性”和“沉浸感”的深度体验需求。

产业形态从 “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增值转向。 “桥旅融合”催生复合消费,花江峡谷大桥旅游区集特色餐饮、地方特产、文化展示、高空体验、夜间灯光秀和水幕电影于一体;夜间经济的“闭环”构建,大桥的夜间灯光秀、水幕电影与兴义峰林布依景区、“星光里”夜市、北盘江夜游等项目共同构成了全州的夜间产品体系,极大提升了整体旅游收入 。

产品供给从 “大众供给”向“精准细分”的策略转向。 “极限体验”瞄准年轻冒险家,花江峡谷大桥引入的蹦极、玻璃步道等项目,精准锁定追求刺激、热爱挑战的年轻客群,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消费吸引力。“研学+”与“体育+”锁定特定圈层,安龙历史文化研学、普安瑜伽和腕力公开赛等,服务于家庭、体育爱好者等细分市场,成为我州旅游市场新的增长点。


—— 工作亮点

强化营销与产品创新,拓展客源市场

超级 IP引爆,实现跨区域引流 。 以新通车的 “世界第一高”花江峡谷大桥为核心IP,进行重点宣传推广 , 其 “桥旅融合”的独特模式及将周边景区通行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2分钟的极致效率,成功吸引了大量中远程自驾游客, 进一步增强了黄金 旅游 带的引流作用 。

主题活动全域联动,营造强烈目的地吸引力 。 围绕 “双节”主题,在全州范围内策划了系列高辨识度活动。从州级的“锦绣中华”文艺演出,到万峰林的“金秋国庆·万峰礼赞”系列、贞丰的“泼水狂欢节”与烟花盛典、晴隆阿妹戚托的《火之魂》舞台剧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同构成了游客“非来不可”的理由,有效将过境客转化为过夜客。

深化业态融合与场景营造,精准满足消费需求

“文旅+”深度融合,提升日间体验深度 。 普遍推行 “文化+业态+活动”模式,如万峰林“峰潮集”、贞丰古城沉浸式活动,将静态观光转化为动态参与。研学旅行走俏 , 安龙历史文化研学线、 兴义地质公园 “探秘三叠纪”等活动, 进一步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提升了游客满意度 。

“夜间经济”提质扩容,构 建全天候消费闭环 。 城市街区引领 , 兴义星光里、大佛坊等通过歌舞演艺、美食市集,构建 “游览-体验-消费”闭环。景区夜游升级 , 北盘江大峡谷 “月满峡谷”、各景区的篝火晚会、无人机烟花秀、花江峡谷大桥灯光秀等,将夜间打造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拉动了餐饮、住宿等二次消费。

聚焦乡村振兴与特色引领,释放乡村旅游主阵地效能

乡村旅游产品多元化、品质化发展 。 册亨万重山景区(民族歌舞 +露营)、板万村(非遗研学+民宿)、兴仁鲤鱼乐园(火把节+灯海)等项目,提供了区别于城市景区的原真性、参与感体验,精准满足了都市游客对“乡土情怀”和“微度假”的渴望。

民族文化成为乡村文旅核心吸引力 。 阿妹戚托景区开展民族美食体验、册亨县香蕉园 “庆国庆·迎中秋”首届烟花秀非遗火壶表演及美食系列活动、望谟县桑郎镇七星景区通过开展“锦绣桑郎·国庆水上拔河系列活动”、 布依族 “八音坐唱”、苗族刺绣、非遗打铁花、篝火晚会等民族民俗活动,深度融入乡村旅游各环节,形成了独特的市场竞争力,使乡村旅游从配套服务升级为消费主阵地。


文旅体融合绘新篇,阳光黔西南等您来

这个黄金周,从花江峡谷大桥的震撼体验到乡村民宿的温馨时光,从非遗文化的深度体验到夜间经济的璀璨灯火, 我们见证了黔西南文旅的创新突破, 每一处都彰显着黔西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未来,黔西南文旅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黔西南期待与您再次相遇!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条: 没有了 下一条: 没有了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