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聚焦银杏特色产业转型争做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路者

发布时间:2025-05-09 浏览次数:9

郯城县是“中国银杏之乡”、全国四大银杏产区之一,现有银杏种植面积11.1万亩,年产优质银杏果470万公斤、银杏叶560万公斤,“郯城银杏”被纳入全市 24 个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今年以来,郯城县以入选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为契机,聚焦银杏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确立了以优质采叶圃为基础,叶果深加工为主攻方向、林下经济为有效补充、一二三产融合提升的发展思路,推动实现生态增绿、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努力探索一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郯城路径”。

创新经营模式,发展优质银杏采叶苗圃。为激发集体林业发展活力,发挥县、乡、社区、村四级党组织作用,积极培育“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林业企业+专业种植社”的经营模式,通过入股、托管合作等方式,将经营权由个体向集体转移;同时,按照“位置相邻、产业相近、发展相通”的原则,打破村与村的界限,由县委组织部引导成立党委联合社,将各村的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做大做强银杏产业规模,打造党建引领的“创富共同体”。对纳入合作社(联合社)的银杏采叶圃进行统一标准化建设管理,并实行“企业+基地+合作社(林农)”订单式生产模式,由企业免费提供优质银杏种子,实行保护价回收政策,确保个体、集体均有收益保障。今年以来,在重坊、新村、马头、高峰头等乡镇新建高标准银杏叶用苗圃1400亩,银杏绿化苗木改造采叶圃60余亩,全县银杏采叶圃规模达到2600余亩,户均年增收800-1000元/亩,待生产稳定后(种植3年)可达到6000元/亩以上。

强化“双招双引”,推进生产科研项目落地。重点从银杏采叶圃、银杏提取物、银杏食品和保健品等方面寻求招商线索10余条,与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中能汇联(山东)投资有限公司、扁鹊集团、山东中平药业等单位进行了深入对接,其中与扁鹊集团已签订道地药材(银杏叶)全产业链战略合作协议,招引临沂银杉生物科技公司、山东中平药业、山东土发东方集团等龙头企业来郯投资建设银杏叶用苗圃,并专门流转优质集体林地1000余亩,用于保障种植基地和繁育苗圃建设,加快推动项目落地步伐。同时,为加强银杏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多次赴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大学拜访洽谈产学研合作事宜,促成临沂银杉生物科技公司与扬州大学合作建设占地120亩的实验基地1处,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开展银杏种质资源优良品种筛选项目1个。

探索复合经营,拓宽银杏林下利用效益。依靠丰富的银杏林木资源,积极引导林农通过出租、入股、合作方式流转银杏林地经营权,利用集体林地发展林下经济多种经营,拓宽了林农致富渠道,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目前,在重坊镇太平村发展银杏林下“赤松茸”种植基地200余亩,亩产5000-8000斤,每斤价格12元左右,带动周围15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在港上镇珩头西村发展铁皮石斛种植,建成智能化育苗温室1处,培育种苗2000余丛,并成功在银杏树上进行了复合种植;在郯城街道城后村、龙门村,红花镇渠沟村利用集体林地发展梅花种植培育基地近千亩,通过线下批发+线上直播销售模式,实现年销售额800-1000万元。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