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税务:税惠助夏收 果农添动力

发布时间:2025-07-23 浏览次数:8

地处北纬25°的黔西南,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与丰饶的水土,发展起来了一方果香四溢的“甜蜜”经济。蜂糖李带来甜蜜暴击、红润桃子缀满枝头、圆润的蓝莓挂满枝头,漫山的时令鲜果点亮了青山翠谷,处处弥漫着成熟果实的芬芳。为助力夏日水果抢占市场,黔西南州税务系统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聚焦林果产业发展需求,用政策红利的“精准滴灌”和税费服务的“呵护滋养”,惠农、助农、兴农。

在贞丰县鲁容乡纳腊村500亩蜂糖李迎来丰收,金黄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将这份“甜蜜”送往千家万户。

“以前我们只知道埋头种李子,对税收政策了解得很少。税务局工作人员主动到村里来宣传,让我们了解到自己种来卖的李子不仅不用交税,村里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还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我们发展李子产业更有信心了。”鲁容乡纳腊村果农罗仕凯高兴地说。

同样在晴隆县光照镇蜂糖李种植基地也呈现一片丰收景象。在这片面积超千亩的果林里,饱满的蜂糖李把树枝都压弯了,在阳光下泛着金黄诱人的光泽。果农们在果树间来回穿梭,娴熟地采摘、分拣、装箱。在晴隆骄阳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骄阳农业”)厂房内的工人们有序分拣和打包,处处都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公司种植蜂糖李3000亩,挂果数量1500亩,亩产量可达1000斤左右,预计今年年产值约4500万元。”骄阳农业负责人舒立姣介绍道。

据悉,骄阳农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托“线上电商销售+线下合作签约”形式,带动了乡镇周边50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20余户农户稳定就业,每户收入约提高2300元左右,蜂糖李正为当地村民开辟出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子。

在光照镇蜂糖李收购现场,晴隆县税务局“税惠助农小分队”正在向果农、农企讲解农产品销售免税政策,辅导开具电子发票。“今年果园里的蜂糖李很快就被客户预订完了,收入预计有500万元左右,但是一张发票却让我犯起了难。”好销量让当地的蜂糖李种植大户王冬梅遇上了开票难题,“多亏税务干部现场‘手把手’教我从手机APP开具电子发票,既高效又便捷。”

走进兴仁市潘家庄镇鸡场坪村贵州福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蓝莓生态园,一颗颗饱满的蓝莓挂满枝头。

“今年我们的蓝莓品质好、口感甜,刚上市就供不应求。”该生态园负责人令狐云将饱满的蓝莓轻轻放进包装盒,眼角满是笑意:“产量比去年增加了20%,靠着游客采摘和批发双渠道,预计收入能超过100万元!”

“我们的种植面积已超过1000亩。蓝莓不仅热销本地,还通过网络直播‘飞出’大山,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每逢采摘旺季,能为周边乡亲提供4000-6000人次的季节性务工机会,有效带动了家门口就业增收。”令狐云说道,“国家的好政策是实打实的助力,尤其是税惠政策,今年以来我们累计享受了20多万元的税收优惠,这让我们信心倍增,发展的劲头也更足了。”

在兴义市顶效街道绿化村万亩桃园,饱满红润的艳红桃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碌采收。凭借个大味甜、清脆爽口的特点,艳红桃深受贵阳、昆明、重庆等地客商青睐。

绿化村发展桃产业逾三十年,全村现有桃园约8000亩,年产优质桃150多万斤,预计年产值600万元,带动500余户村民增收,户均年增收超两万元。

该村村支书龙致会介绍:“税务部门的精准服务功不可没,税务干部将税费优惠政策和服务送上门,耐心辅导我们掌握线上发票申领、开具等业务。如今种植户用手机就能办税,税务人员还能远程视频指导,省去了往返城区的奔波,这‘送上门’的贴心服务,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让大家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围绕李子、蓝莓、桃子等林果产业发展需求,黔西南税务系统依托乡村振兴“微税站”,组建“税惠助农小分队”深入种植基地、企业厂房开展政策辅导,针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种植、销售等环节遇到的涉税问题,提供从发票开具、纳税申报到风险预警、政策解读“一站式”服务,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黔西南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以税惠农,聚焦特色水果种植企业及农户需求,优化提升税费服务,推动涉农税费优惠政策落实落地,以税惠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刘湘 杨书琪 谢昌明 罗春红)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