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水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新闻通气会

发布时间:2025-07-30 浏览次数:14

7月29日,内江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水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新闻通气会。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军介绍水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水生态环境管理科、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科相关负责人回答记者问题。

记者从会上获悉,内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保护,统筹实施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 “三水共治”,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内江先后荣获“全国第一、二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截至2024年,全市12个国家、省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已连续三年保持100%达标,沱江干流(内江段)入境至出境断面水质自2023年以来基本稳定保持Ⅱ类。今年1-6月,全市12个国省考断面100%达标,单月超标次数较去年同期减少,水环境质量持续稳中向好。

在水环境治理工作中,内江多管齐下。通过实施《美丽内江建设规划》等文件,制定出台了《内江市甜城湖保护条例》等 5部生态环境相关地方性法规,建立了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沱江等重点河流市级河长,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级河长累计巡河达59445次,其中市级河长巡河62次,累计发现整改问题634个。

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加快补齐。投资 86.89亿元的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两个PPP项目于2021年基本完工,邓家坝再生水厂、谢家河再生水厂、威远县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完成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万吨/日。2022年启动新一轮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截至2024年底,63个项目全部完工,中心城区污水集中收集率位列全省第8,全市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全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稳步推进。结合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千村示范工程”,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厕所3.7万余户,卫生厕所普及率95.01%,83.8%的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10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完成多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同时还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等工作,推行绿色健康养殖模式,加大畜禽粪污处置力度。

工业污水源头管控治理持续强化。全市 7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全部配套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行,开展节水型企业、水效领跑者等节能载体建设,累计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9个,其中重点高耗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建成率100%,内江强化流域三磷整治,未新建化工含磷污染物排放项目,全面完成威远县高石镇存量磷石膏消纳清零。

水体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加快了沱江流域生态廊道建设,建成流域生态隔离带 36.4公里、人工湿地45处、生态河道4.3万平方米、城市绿道265公里、城市公园60个;新增城市绿地105万平方米,成功创建海绵城市建设省级示范城市、全国节水型城市。同时,通过实施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计划、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完成小水电整治销号等措施,让水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

值得一提的是,内江还强化流域上下游联防联控,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共建共保为契机,与周边地区签订 70余个跨行政区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协议,落实了《沱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共同编制实施《大清流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川渝联防联治方案》,不仅加强了信息沟通和联合巡河机制,也推动实现了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