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山樵 撰文 何勃 摄影
全市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878.15万人次,重点景区接待入境游客超20万人次;“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名列全国第六,成功上榜“全国县域文旅融合综合竞争力100强”,两项排名均居四川榜首……这是今年上半年,都江堰市在县域旅游与文旅融合发展方面交出的“期中”答卷。
按照成都市委支持都江堰市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成都向西向南门户枢纽节点和提升“三遗之城”综合能级、擦亮以青城山—都江堰等为代表的秀美山水名片”等部署要求,都江堰市在服务成都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局中,正加快下深水、树标杆、做典范,奋力成为其提供核心驱动、贡献首创方案和创新策源地 。
青城山
7月29日,都江堰市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坚持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创新提振消费、乘势而上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实施意见》,决心从五个维度“破题”,加速提质增效,扛牢首位担当,高质量推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乘势而上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奋力跃升成都县市新城“八小龙”,全力冲刺县域经济全国百强县,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都江堰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主轴引领 全域联动
裸眼3D飞跃青城山、5K全息三界现形,真人演员与虚拟人物同台飙戏,演技与科技的buff叠加……全新数字沉浸式文旅演艺《白蛇·一念青城》,6大主题场景吸引众多游客在“御风飞行”“地脉探秘”等环节中体验一场奇幻之旅。
这是都江堰市千方百计增强青城山和都江堰水利工程这两大超级IP吸引力的一个片段。“都江堰—青城山世界遗产文旅主轴”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核心纽带, 也承载着世界遗产的精华、城市文脉的灵魂和向新发展的基底, 更是联动都江堰市全域资源、激活全域动能、提升全域价值的核心载体 。
都江堰远眺。
该市将对标国际品质建强主轴,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旅游精品,高水平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天府青城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联合打造“九黄峨乐”世界遗产之旅、“熊猫家园”国际生态旅游之旅等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建设G317中国最美景观大道、大熊猫生态旅游风景道等世界级旅游风景道,增强大熊猫、青城山—都江堰国际影响力。
锚定“一轴(世界遗产文旅主轴)三园(工业、文旅、农业三个产业园区)”,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业。通过主轴引领,实施全域景区化品质提升行动,推动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坚持“景区、园区、城区、灌区”四区联动,实现景区流量互通、 园区产业互促、城区服务共享、 灌区生态共护。通过“核心牵引 、轴线串联 、全域共振”,更加优化“雪山里的公园城市”的城乡空间风貌。
产业支撑 特色致胜
每秒产出27瓶,日均发货5000吨,农夫山泉四川青城山饮料有限公司今年3月试生产以来,产值已突破2亿元。随着农夫山泉、元气森林达产满产,都江堰将成为西南最大的天然饮用水生产基地。
“天府珍水”产业正在集聚成势。该市在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内开建占地2平方公里的园中园,规划建设“天府珍水聚集区”,推动饮用水、“微醺”酒、医美用水、新茶饮、奶制品、调味品等产业集群发展。力争3年内聚集10家以上品质企业,年产值超100亿元,5年内形成全产业链形态,年产值突破300亿元。
都江堰市坚持“立园满园”,加快提升特色产业集聚度和文旅发展竞争力。瞄准文化旅游、康养度假、低空经济、总部会展主攻产业,加快引育“镇园之宝”,力争2027年实现文化旅游产值破50亿元,确保稳据成都文旅园区第一方阵。
眼下,五粮液国际康养中心、东软医教文旅数字艺术综合体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成功招引西南首个裸眼3D技术创新中心,博纳影业等4家头部企业签约天府软件园青城园区。一批彰显世界级遗产基因的文旅项目正精准引育。
跨界融合 焕新消费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都江堰南桥、天府源廊桥附近的岷江河段,河底铺设的蓝色LED灯带与流动的江水交相辉映。如梦如幻的“蓝眼泪”,每晚吸引上万游客前来打卡。围绕“珍水万世堰?幸福安逸城”文商旅体核心品牌,都江堰市持续擦亮以五大IP为代表的“特色立体名片”、以世遗马拉松为代表的“赛事节会名片”、以“蓝眼泪”为代表的“情绪地标名片”、以李冰为代表的“历史人物名片”、以猕猴桃为代表的“地理标识名片”。
“蓝眼泪”夜景。
该市以场景创新为引擎,重构消费时空与价值链,释放“场景消费引力、产业链条张力、品牌溢价合力”。
“眼之所见、心之所往”,通过构建“1+5+N”城市品牌营销矩阵, 让都江堰的山水人文通过品牌直抵人心 。
依托“三大园区”,深度链接绿色工业、现代文旅、灌区农业三次产业, 打破产业壁垒 ,精心策划“农旅融合、工旅融合、康旅融合、体旅融合、婚旅融合”特色线路。
运用“场景+”思维,实施场景创新能级提升行动,满足国际化多元化品质化消费需求。该市将分类推进井福街等老旧街区、灵岩山等文化地标、水利衙门等遗址遗迹文化传承、空间改造、功能复合和价值提升,丰富市井烟火乐活消费场景。
依托世界级户外运动资源,融合发展徒步穿越、低空滑翔、峡谷漂流等新兴项目,丰富绿水青山乐游消费场景。
成都冰雪奇迹滑雪。
同时,通过传承都江堰灌区五级自流灌溉的千年农耕文化,逐步建设天府乡村旅游风景廊道三级体系,因地制宜发展田园康养、城郊休闲、避暑御寒等特色旅游产品,活化花蕊故里、导江遗址等IP,打造稻香艺术季、山林越野赛、乡村赛诗会、田园民谣夜场景矩阵等,不断丰富和美乡村乐享消费场景。
情感共鸣 双向奔赴
前不久,山东临沂市沂南县红嫂家乡旅游区推出的旅游沉浸式影视体验项目“跟着团长打县城”火了。而都江堰市正在精心筹备的“跟着李冰建都江堰”(暂名)体验项目,依托“李冰治水”“望娘滩”等经典故事,引导游客以主角方式深度融入,势必受到市场热捧。如何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亲历者”,身临其境爱上都江堰 ?
该市在场景营造上注重进一步开发心灵疗愈、道养、禅修等深度体验产品;活化古城街巷,植入非遗工坊、主题民宿,构建可触摸的历史画卷,通过“特色体验化、文旅场景化、情绪私域化”策略,吸引深度消费。
探索推行“暖心服务官”,设立“游客心愿池”。激励一线文旅从业者内生创造感动,营造“人人关爱游客、全民代言城市、转角遇见惊喜”的氛围。
持续优化文旅硬件保障,系统提升卫生间、母婴室、休憩点等设施的品质与密度,优化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建立跨部门应急联动机制,持续强化市场监管,营造公平透明的消费环境,让游客体验全程“酣畅丝滑”,从“满意”向“感动”跃升,在城市运营上形成“用户自发驱动型”增长模式。
链接全球 多维宠客
近日,“2025海外华裔杰出青年天府行”走进都江堰市推介会举行。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位华裔青年才俊齐聚一堂,与都江堰政企代表共话合作、共谋发展。
随着与葡萄牙蓬蒂—迪利马市结为友城,与匈牙利多瑙凯西市、尼泊尔泽里果德市签署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都江堰市的国际友城“朋友圈”持续扩大,现已与30个国家38个城市结为国际友好城市或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城市。
该市还将积极参与世界旅游组织活动,主动申办世界水利论坛、国际道文化研讨会等高品质会议,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
积极构建传播矩阵,实现全球覆盖,借势成都世运会等深度植入国际场景,联合专业运营团队在海内外平台开展都江堰文旅主题营销,在国际友城举办文旅推介会。与国际头部旅行社、OTA平台、研学机构、自驾俱乐部等达成战略合作,推动定向送客。
同时,持续优化系列入境通道,创新多项举措为全球游客提供“无忧畅游”的宠客服务,让都江堰成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全球向往之地。
关联文章 >>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