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赤峰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 。 服务业 经济总量稳步攀升, 经济 贡献持续提高,结构调整不断优化, 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
一、 稳增长、调结构 , 行业拉动作用增强
( 一 )行业总量提档升级,行业发展提速进位 。 2024年, 赤峰市规模以上 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0.8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增速达到“十四五”以来最高水平,居全区第3位,在东五盟市处于领先位置。企业户均营业收入7998万元, 同比增长 10.7%, 服务业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图 1 202 1- 2024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情况

(二) 传统行业加快转型, 内部结构逐步优化。 “十四五”期间 , 全市积极推进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现代服务业支撑力、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赤峰市作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加快推进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网络货运,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由 2020年的9.3%提升至2024年的12.7%。 以服务社会民生为主的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行业 规模逐步扩大,其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分别 由 2020年的0.8%、5.6% 提 升 至 2024年的1.6 %和6 . 3 %。相比之下, 房地产、教育 等传统行业比重呈下降趋势 。
图 2 2024年 第三产业增加值 GDP占比情况

( 三 ) 服务业发展更加稳健, 拉动作用日益增强。 “十四五”期间 , 服务业快速发展,对 赤峰市 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拉动作用日益增强。 2021-2024年,赤峰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5.9% ,高于GDP年均增速 1.5个 百分点。202 4 年,服务业拉动GDP增长 1.7 个百分点,分别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0.5个 和 0.2 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 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53.0 %,较 2020 年提高 0.9 个百分点 , 成为 拉动赤峰市 经济增长的 重要 动力。
二、 打基础、促发展 , 新老产业协同发展
(一) 立体交通加快建设,综合运输高效便捷 。 “十四五”期间, 赤峰市 交通运输综合基础设施逐渐完备,运输里程不断延展,通行能力持续增强。202 4 年, 赤峰市 公路线路里程达到30 479 公里,较 2020 年增长 7.1% ,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06公里 , 较 2020 年增长 58.1% 。 “十三五”末期 ,喀赤高铁开通运营, 五年间,从和谐号到复兴号,赤峰市 交通格局进一步完善 , 基本实现了2小时进京4小时达海, 促进了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 2024年, 赤大铁路首开旅客列车,赤峰市境内南北铁路客运大通道全面贯通 。 2024年,赤峰玉龙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万人次,客运量 较 2020 年增长 58.8% , 截至 2024年末,已开通航线29条,通航城市30座, 成为赤峰市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 。
(二) 基础建设逐步完善,邮电业务快速攀升 。 “十四五”期间 , 赤峰市 邮政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航空、铁路、公路多种运输形式的现代邮政网络 更加完善 ,邮寄和投递能力大幅提升。202 4 年, 赤峰市完成 快递业务量 9266.6 万件, 较 2020年增长2.5倍, 年人均快递使用量达到 109.4 件 ,较 2020年增长69.5件 。 移动电话、网络设施在 “十四五”期间 得到迅速发展。 2024年,移动电话用户数达572.7万户,较2020年增长23.6%,年末固定网宽带用户159.0万户,较2020年增长44.9%。从4G到5G,赤峰市数智化产业逐步升格,网络基础建设正在加速 。
(三) 金融实力持续增强, 金融 服务质效双升 。 “十四五”期间 , 金融改革步伐不断加快,金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202 4 年, 赤峰市 金融业增加值 99.0 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 8.0 %。随着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体系日益健全,金融存贷款余额、原保险保费收入稳定增加。202 4年末 , 赤峰市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026.2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166.6亿元,分别较20 20 年增长 54.5% 和 46.9% ;202 4 年, 赤峰市 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1 4.2 亿元,较 2020 年增长 15.4% 。
三、 惠民生、优服务,幸福产业蓬勃发展
(一)文旅融合 不断深化,市场活力持续激发 。 “十四五”期间 , 赤峰市 依托旅游资源优势, 以“北疆文化”为魂,以“融合发展”为脉, 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步伐 。依托“歌游内蒙古”品牌, 打造了草原风光游、近郊乡村游、契丹辽文化体验游等旅游精品 ,开启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篇章 。202 4 年, 赤峰市 接待游客2716.4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 326.0 亿元,分别较 2020 年增长 75.2% 和 62.1%, 玉龙故里强势出圈 。
(二) 公共资源日趋均衡,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 “十四五”期间 , 赤峰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十四五”以来,赤峰市新建、改扩建学校 82所,新增学位35279个。截至 202 4 年 末 , 赤峰市 拥有各级各类学校 1253 所,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 6.6 万人,在校生 61.4 万人 。 “十四五”期间 , 赤峰市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截至 202 4 年 末 , 赤峰市 卫生机构达到 4879 个, 卫生技术人员 4 万人 , 卫生健康服务的能力水平、可及性、公平性得到持续改善和提升。
(三) 养老 体系加快建设 ,惠民政策精准落地 。 “十四五”期间 , 赤峰市持续深化养老事业改革发展,为“银发一族”铺就幸福之路。“十四五”以来,赤峰市出台多项老年人普惠政策, 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免费为6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80岁以上高领津贴普惠制度等,为居民养老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 2024年末,赤峰市共有民办公办养老机构127个,床位15153张, 社会福利体系日益完善 。
五载耕耘,硕果盈枝,赤峰市干部群众在这片北疆热土谱写出壮美篇章,交出一份沉甸甸的“十四五”答卷! 展望未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赤峰市 将加快服务业新旧动能转换,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优势,抓住历史机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奋力开创赤峰市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资料来源:
文中交通运输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赤峰玉龙机场;邮政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电信相关数据来自市工信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中心支行;保险相关数据来自市银保监分局;文化旅游相关数据来自市文旅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健委;民政数据来自 市 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