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贵安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在黔企业,省有关单位,厅有关处室: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掌握我省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工业文化资源情况,科学评估了解资源保护、活化利用状况,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工业文化资源摸底调查的通知》(工信厅办函[2025]335号)要求,现就我省工业文化资源摸底调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查对象
工业文化资源的项目产权所有人或运营管理主体。
二、调查内容
(一)工业遗产
聚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建成时间30年以上(1995年12月31日前主体工程竣工),曾经具备生产功能或仍在正常运转的窑址、作坊、工厂、矿区、科研院所、通信枢纽、生
产线及其他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场所建筑及附属装置装备等,包括但不限于:
1.已认定的国家、省级、市级工业遗产,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
2.体现古代传统手工业、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根据地工业建设、156项重点工程、“两弹一星”工程、三线建设工程、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建设等工业发展历程的项目资源。
3.反映我国工业各行业发展、体现本地工业发展的项目资源。
4.其他工业遗产项目资源等。
(二)工业主题展览展示场馆
1.工业博物馆:在文物主管部门备案的工业类博物馆、纪念馆、展示馆、陈列馆。
2.工业展览展示馆:尚未在文物主管部门备案的工业类展览展示空间(博览馆、纪念馆、展览馆、展示馆、陈列馆等),行业、企业展厅等。
(三)工业旅游目的地
1.国家级、省级、市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2.其他依托工业遗产、工业博物馆、现代工厂、重大工程等开展工业旅游活动或服务的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和场所。
(四)工业版本
载有中华工业文明印记的各类中华版本资源,包括正式出版物、工业图纸、档案文献、实物版本、影音版本和口述资料等。
(五)工业文化资源集聚区
1.工业文化街区:工业文化遗存遗迹较为丰富,工业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体现工业生产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包括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具有工业特色的各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未被认定但体现典型工业生产生活风貌的区域。
2.工业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工业企业并形成良好生态和服务体系,具备弘扬工业精神、传播推广工业文化和展示工业技术等功能,持续举办展览展示、思政教育、研学体验、工业文化传承等活动,对区域产业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园区。
3.文化创意园区:基于工业老旧厂房和遗存遗迹活化利用,吸引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集聚,形成良好产业生态和服务体系的园区。
三、组织实施
(一)各市(州)、贵安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工业文化资源摸底调查和资料报送。
(二)请有关中央在黔企业负责本集团的摸底调查,组织调查对象填报数据。
(三)请省国资委负责本系统的摸底调查,组织调查对象填报数据。
(四)请省文旅厅、省住建厅等有关部门协助做好摸底调查相关工作。
(五)工业版本的摸底调查工作由厅信息技术发展处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中华版本普查的通知》(工信厅信发函〔2023〕107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中华版本普查工作的通知》(工信厅信发函〔2024〕202号)要求组织开展,持续深化我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中华版本普查工作,确保版本普查、摸底、征集、研究等工作走深走实。
四、工作要求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工业文化资源摸底调查工作,指派专门机构及人员有序推进,强化数据质量核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信。要履行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主体责任,不得填报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敏感事项的内容,防范开源信息泄密。
请各市(州)、贵安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在黔企业、省国资委于2025年10月15日前,将书面函件(加盖公章)连同全国工业文化资源摸底调查汇总表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产业政策与法规处。
联系人:蒋凡 联系电话:0851-88668051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