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毫厘之间的担当,我局潘鹏飞同志在武汉市直机关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作报告
2025-07-02 17:31 |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
7月1日,武汉市直机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立足岗位·争创一流”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我局潘鹏飞同志受邀在会上作了题为“用工匠精神绘就城市精准坐标”的报告,讲述了测绘人如何以毫厘必争的精度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
每一寸土地的精准测量都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潘鹏飞同志作为城市发展的“幕后绘图师”,在报告中分享了从业十二载的初心与追求。始终以匠心守初心,用数据诠释责任。报告引发广泛共鸣。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88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注册测绘师,毕业于武汉大学,现任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江南分院副院长,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手”“湖北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丈量民生温度,把简单做到极致
2013年盛夏,刚从武汉大学毕业的潘鹏飞接到职业生涯第一个任务——蔡甸区农村宅基地调查。40℃的高温下,汗水浸透衣衫、荆棘划破皮肤,年轻的他第一次对职业选择产生动摇。直到老班长一句话点醒了他:“我们测的每一分一厘,都关乎农民的土地证,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这份顿悟,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之后潘鹏飞拿出钉钉子的精神对待这日复一日的枯燥和繁琐,步步从严,步步从快。他带领团队仅用时4个月就完成了常规流程需要1年的测绘工作,为15万户群众的不动产办证提供了坚实的测绘服务保障。同年,该项目斩获全国优秀测绘工程金奖。
较真分秒毫厘,以匠心铸就精度
全站仪是测绘人的“第二生命”。为提升效率,潘鹏飞独创“编码法”,为不同地物设计专属代码,将单个点位测量时间缩短1~2秒。日积月累,这项创新让他在全国测绘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更让团队工作效率实现质的飞跃。作为一名测绘人,潘鹏飞谨记着习近平总书记将工匠精神总结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十六字箴言,也切实用工匠精神丈量着武汉的每一寸土地,和时间较真,也和自己较劲。十二年如一日,他坚持提前1小时到岗,将上班前的“黄金时间”留给工作计划与设备调试。
融合科技浪潮,以创新开拓未来
面对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浪潮,潘鹏飞敏锐捕捉到行业变革的契机。2021年,他从一名只需钻研业务的测绘员转变为分院的管理者,更多地开始思考如何将现代科技更好赋能测绘工作。“测绘人就是要站在时代的潮头。”他开始不断深入学习,带领团队探索将新技术用于三维建筑方案审批、批后监管等新场景,实现了前沿科技与传统测绘的深度融合,用科技力量为城市治理赋能,也为在全市全面推广实施奠定基础。
传承匠心火种,以初心照亮征程
在潘鹏飞的手机里,有两张意义非凡的照片:一张是2019年全国测绘技能大赛前,导师深夜指导的身影;另一张是2023年他作为教练,带领队员备战“工匠杯”的场景。从参赛者到教练,他完成了从“追光者”到“点灯人”的蜕变。潘鹏飞总结的“准、快、智、守”四步工作法,现已成为年轻测绘人的行动指南。在2023年湖北“工匠杯”上,他率队包揽前四名;2024年全国大赛,团队再获团体二等奖,“传帮带”精神正在焕发新生。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干部的殷切寄语,正激励着新时代青年在各自岗位上书写担当。在武汉这座中部支点城市的建设浪潮中,全市自然资源和建设系统党员干部也将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秉承“毫厘必较”的工匠精神,以“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超前谋划”的实干作风诠释新时代党员干部对“支点建设”的质朴承诺,用力推进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附件:
打印 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