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高新区:全力打造安全应急产业集群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5-11-10 浏览次数:6

金秋十月,杭州西子湖畔,202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个体防护技术委员会服装、手部、坠落防护年会现场,湖南省个体防护装备协会会长、永霏集团总裁李文辉以专家身份,与全球20余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同行交流研讨。

永霏集团自动裁缝生产线上,工作人员置入设计模块。

这次亮相,意味着从湘潭高新区走出的安全应急产业力量,正从技术的“追随者”向“标准推动者”悄然转变。当镜头转回湖南湘潭,一幅壮阔的产业图景徐徐展开――湘潭高新区联合经开区成功跻身工信部首批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国家队”,湘潭高新区安全应急装备产业正以集群之势,?开启一场高质量发展的新航程。

永霏集团:从“一件防护服”到“一座科创园”的跨越

杭州的这场年会,围绕服装、手部、坠落防护领域国际标准制修订开展研讨,深入推进国际标准交流合作成为焦点。对于李文辉来说,这并非陌生的舞台。

她的底气,源于永霏集团深耕个体防护装备23年的技术积淀。永霏集团不仅主导或参与了11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其产品更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受住了国际市场的严苛检验。

在湖湘防护科创园生产车间内,一件看似普通的防护服,可能具备抵御千余摄氏度熔融金属喷溅的能力,或是有效屏蔽高压电弧的高科技属性。

作为湘潭高新区安全应急产业的“链主”企业,永霏集团的成长史,正是园区产业升级的缩影。

“创业之初,我们做的是普通劳保服。但很快意识到,真正的价值在于解决高危行业的痛点,做保护生命的特种防护。”李文辉回顾道。正是这种理念,驱动永霏持续投入研发,与湖南工程学院等高校深度产学研合作,攻克了多项“卡脖子”技术。其研发的熔融金属喷溅防护服填补国内空白,荣获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铜奖;防电弧服、带电作业用屏蔽服市场占有率超过22%;特种防护服成为“湖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跻身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如今的永霏集团,已从单一生产型企业,跃升为提供“技术+装备+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行业标杆。其牵头建设的湖湘防护科创园,规划建设“一平台、二中心、三基地”,推动研发、检测、生产、培训与供应链协同发展。

2024年8月,由永霏集团担任会长单位的湖南省个体防护装备协会成立,短短一年内会员单位发展至105家,形成了抱团发展的强大合力。永霏集团的历程,也是湘潭安全应急产业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建”的生动实践。

千智机器人:“钢铁战士”勇闯技术“无人区”

在湘潭高新区另一隅的湖南千智机器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另一种“硬核”力量正在生长。

室内试验场里,公司研发部部长陈建河正带领团队对新款机器人进行调试。这些能爬坡过坎、耐高温耐辐射的“钢铁战士”,是湘潭高新区安全应急产业在智能化、高端化方向的又一力证。

“科技是服务人类的。我们的目标在于让机器人承担更多危重难险的工作,减少恶劣环境对人体的伤害。”陈建河如是说。

他的团队曾经承接了核环境应急处置机器人项目的研发重任。面对材料轻量化与高强度的矛盾、多技术耦合的复杂性等难题,他们经过数百个日夜的攻坚,最终成功筛选出超硬新型铝合金材料,并通过顶层设计将众多功能集成于一个小型控制器,实现了技术突破。

这款能承重800公斤、关键指标国内领先的核环境处置机器人成功问世后,陈建河表示:“很多关键技术研发处于‘无人区’,没有先例可循。但搞研究的人最不怕的就是困境,因为每一次突破,都意味着技术的进步和成就感的获得。”

入行以来,陈建河率研发团队破解多项技术难题,助力千智机器人研制出覆盖智能矿山、应急救援、核环境处置等领域的20多款特种机器人,在危险场景中守护生命安全。

千智机器人还与湘潭大学共建院士工作站,依托拥有自主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稳居业内第一梯队。秉承“协同创新、共谋发展”的企业理念,千智机器人必将行得更远。

园区:培育产业生态“湘潭方案”呼之欲出

永霏集团在个体防护装备领域的深耕、千智机器人在智能装备领域的突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湘潭高新区多年来精准布局、精心培育产业生态的必然结果。

环顾园区,除上述两家企业外,以湘电集团为代表的矿山安全装备产业、以时变通讯为代表的应急通信企业、以重药民生为代表的紧急生命救护装备产业等,为湘潭“预、防、装、技、救、储”为特色的安全应急产业体系增添砝码。

今年6月,湘潭市应急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韶山举行,多个智能救援、新材料项目落户湘潭高新区,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湘潭高新区优越的区位、一流的营商环境和清晰的产业规划,正吸引着更多优质要素汇聚。

随着“十五五”的开启,站在“国字号”新起点的湘潭高新区,视野更加开阔。

在工信部举行的“十五五”安全应急装备领域发展座谈会上,李文辉作为企业代表提出了强化国家战略引领、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供需对接与应用场景建设、推动标准国际化与跨境合作等建议,为产业未来建言献策。

展望“十五五”,湘潭高新区将进一步强化集群效应,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安全装备产业深度融合,拓展高端应用场景,打造1-2个国家级应急产业创新中心,培育引进产业链企业100家,形成300亿级产值规模,朝着建设中部“安谷”的目标稳步迈进,为国家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提供更具分量的“湘潭方案”。

(文/丁玉洁?贺林?图/ 李新辉)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