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乐陵枣林绿意正浓,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开题报告会就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 —— 乐陵金丝小枣科技小院热闹启幕。这场活动像一颗投入产业池的石子,既为研究生科研之路引航,更紧扣小枣产业发展脉搏,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力量。
评审席上星光熠熠,中国农业大学米国华教授、安志超副教授等校外权威,携手青岛农业大学陈延玲、阎清华教授及李国成、李赟副教授等资深导师,组成了一支 “智囊团”。而研究生们带来的课题,恰似为小枣产业量身定制的 “良方”—— 从栽培技术的精细打磨,到病虫害的绿色 “狙击”,从果实品质的升级密码,到精深加工的创新火花,再到产业模式的破局探索,每一个选题都深深扎根当地生产需求。
汇报环节里,研究生们轮流登台,借助 PPT 娓娓道来:从选题的来龙去脉讲起,细数国内外研究的长短,把研究目标、内容拆解得明明白白,连技术路线和预期成果都勾勒得清清楚楚。专家和导师们凝神倾听,时而点头,时而提笔,随后的点评更是精准又贴心 —— 既点出关键问题,又给出可行方向,还特别叮嘱:“在科技小院做研究,就得脚踩泥土,让论文写在枣林里,让成果能实实在在帮枣农多赚钱、让产业更兴旺。”
一天的忙碌里,汇报与评议交织推进。多数研究生顺利 “通关”,带着认可轻装上阵;少数则领了 “修改清单”,准备打磨得更完善后再来 “闯关”。
这场在枣林间开的报告会,不只是学术交流的舞台,更像一座桥梁,拉近了师生距离,也让青岛农业大学 “扎根实践、服务三农” 的初心愈发鲜明。如今,科技小院里的创新种子已埋下,未来,研究生们将扎进枣林深处,让科研之花在田间绽放,结出助力乐陵金丝小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