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企业感受度 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成效逐步显现 世行新数据:上海缘何22项全球最优

发布时间:2025-05-07 浏览次数:18

记者 吴丹璐 张杨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感受说了算。

世界银行近日披露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引发各方关注,其中部分数据将纳入今年10月份公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这是世行在2021年改革营商环境评估体系后,首次将企业感受端评价纳入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于上海样本企业的59项测评点调查中,绝大多数测评点优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有22项测评点企业给出的填答结果达到全球最优水平,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新加坡。

想要看懂这组调查数据,需要依次探究三个问题——

这是一组什么数据?

这组数据是世界银行评估营商环境方法论的一部分,将为最终的营商环境排名提供数据来源。

2021年,世界银行开始进行营商环境评估体系改革。2023年5月,世界银行发布了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营商环境成熟度报告》(简称BR)方法论手册,替代曾经的《营商环境报告》(简称DB)方法论。

新评估体系明确分企业调查和专家调查两种方式采集数据,首次将企业感受度纳入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在整个营商环境评估中分值占比约为27%。

2024年初,世行开始将我国除港澳台之外的大陆地区划分为东部、中部、北部、东北、西北、西南六大片区抽取2189家企业开展企业调查。此次发布的数据,就是这批调查得来。

综合目前已公布的103个经济体表现来看,中国的企业调查表现总体较好。59项测评点共涉及8个领域,其中有6个领域(解决商业纠纷、纳税、获取金融服务、市政公用服务、获取经营场所和国际贸易),中国调查数据全部优于103个经济体的中位数;时间效率和成本方面的调查数据普遍优于103个经济体的中位数。具体来说,在59项测评点中,中国在电子支付、获得电力、技能培训等领域里面的12项达到全球最优水平。在建筑许可、供水、互联网连接、创新等领域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这批数据,也将成为今年10月中国营商环境评价的重要数据参考。

哪些数据达到最优?

在世界银行抽取的2189家中国样本企业中,有58家上海企业。根据世行公布的企业调查数据,这些上海企业在22项测评点上的感受度,达到全球最优水平。

不妨来看看上海企业感受度最优的几个方面——

在供电可靠性方面,上海市企业填报的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长均为0次。可能“一年到头从不停电”对上海企业来说习以为常,但放眼世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企业停电次数为2,发生停电的企业占比为38.9%;中高收入经济体企业停电次数为1.8,发生停电的企业占比为42.8%。

在获取金融服务方面,上海电子支付费率成本为0。这当然不是说完全没有成本,而是指企业使用电子支付的成本在交易额中占比趋近于0。

在市场公平竞争方面,世行考察企业更换互联网提供商(例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的感受度,上海市企业该项感受度得分为96.2。

在解决商业纠纷方面,上海市商事调解可替代性得分为100。这是上海在多元解纷方面的建设成果,上海市的商业调解机制已臻成熟,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调解是法庭之外解决商事纠纷的可靠选择。

除了这些测评点达到全球最优水平之外,上海在纳税时长、贷款申请时长、互联网稳定性、仲裁可替代性、政府采购和招投标便利性等测评点也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如果说有人对22项全球最优的含金量还没有直观感受,那么可以做一个小比较:在BR评估首批公布的营商环境排名中位列第一的新加坡(中国为第二批公布),其达到全球最优水平的测评点,是10项。

数据说明了什么?

数据的来源,是企业的感受,感受的背后,是上海营商环境持之以恒的优化。

连续八年“新春第一会”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已经更新至8.0版,以上海、北京为样本得出的中国营商环境排名(DB评价体系下的排名),也已从2018年的第78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31位。

此次这份成绩单,说明上海优化营商环境举措的成效正在逐步显现。例如供电可靠性方面,上海市自2016年起实施的《上海市供用电条例》就明确规定“供电企业应当在全市范围内合理布置抢修力量,对供电故障及时抢修。自接到报修之时起,到达现场抢修的时限,外环线内不超过六十分钟,外环线外不超过九十分钟”。

再如更换互联网提供商方面,《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2024年修订时新增了“保障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的权利和企业用户自主选择通信网络业务的权利”的提法,进一步保障了企业自主选择互联网提供商的合法权益。

“这充分表明,上海在对标国际通行标准、优化制度规则、改善政务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办事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且,上海特别注重通过制度规则的方式引领和推进改革,通过制度规则固化改革成果。”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院院长罗培新说。“上海法治化建设走得靠前,有效地降低了企业交易的制度性成本,所以在世行评价中获得了不错的表现。”

当然,世行评估体系的调整,与此次调查的数据,也为中国和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不少新的启示。普华永道是此次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项目的合作伙伴。普华永道中国综合商务咨询合伙人陈琳介绍,引入企业调查,实际上反映出世行对企业感受度的重视,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办事感受度。从世行调查样本的企业构成来看,中小企业占比近七成。

这些调整方向与近年来上海营商环境建设的方向一致。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经济预测中心、上海市营商环境创新促进中心负责人袁伟表示,近几年上海在提升企业实际感受度,包括政策的触达、政策的落地等方面都加大了优化的力度。

陈琳认为,理解每一个指标的出发点和背后的逻辑,结合各个经济体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对标研究,有助于穿透数据看本质,挖掘亮点和短板,将调研结果转化为可落地的提升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这恰恰与上海的想法不谋而合。上海市发改委表示,对标全球最佳实践,尤其对标企业感受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上海营商环境优化仍须持续发力。近期上海市还将加力提速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突破任务”,不少任务也涉及对标世行改革,通过重点任务重点落实的方式,切实提升企业感受。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