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源:盛夏田长忙 绘就好“丰”光

发布时间:2025-07-23 浏览次数:6

盛夏时节,万物葱茏。行走在山东省沂源县的田间地头,放眼望去一块块绿色铺展在大地上,连片的花生、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长势喜人,趁着早晨天气清凉,村民们在沟垄之间忙活着除草、施肥。石桥镇石龙官庄村支书沈启福查看完庄稼长势情况,来到大伙跟前,边拉家常边聊耕地保护政策。这也是村级田长沈启福巡田时的工作日常。

(图为沂源县石桥镇石龙官庄村田长沈启福在和村民交流耕地种植情况 )

石龙官庄村共有 632户2010口人,耕地 1954.8 亩、园地1318.35亩,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作为正在崛起的“工业村”,石龙工业园就位于该村。“经济要发展,项目要落地,而耕地保护的红线必须守牢,这就对耕地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镇级田长张永余说,石桥镇政府为压实耕地保护责任,除构建“上下一心、管护一线”的田长组织体系外,还以两纸责任书,让每块耕地都有人管。

“我们压实责任链,守好耕地‘责任田’,各村党支部书记是耕地保护的第一巡查员,每位村民是自家耕地的第一责任人。”张永余说,镇政府年初与18个村签订了《石桥镇2025年度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将耕地保护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村到村民小组,形成“镇—村—组”三级联动的耕地保护责任链条;近日各村又给村民发放了《加强耕地保护告知书》,明确永久基本农田、一般耕地的使用用途,全镇5500余户知晓同意后,郑重签下守护承诺。“通过这两纸责任书,石桥镇的每个动土项目都一目了然,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都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连日来持续高温,田间管理面临严峻“烤”验。今年65岁的段连芬是石桥镇毫山村党支部书记,也是一名村级田长。毫山村是典型的山区村,耕地资源稀缺,作为一名基层田长,到田间地头巡查,对群众开展耕地保护政策宣传,她乐此不疲。“老话说,小暑连大暑,薅草莫踌躇,这时节的庄稼生长最旺盛,也是病虫害防治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田长不仅要监管‘非粮化’‘非农化’,还要监管农作物长势情况,可不能马虎。”

每个月的15号,是毫山村全体党员集体学习的日子。这一天,段连芬总会雷打不动地和党员把当前的耕地保护政策学一遍。利用主题党日、村“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等时机,对“关键少数”开展耕地保护普法宣传已经成了段连芬的“惯性动作”,她还发动党员干部利用村民晚饭后歇凉的时间,向群众宣传耕地保护政策,段连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就是:耕地保护政策要时时讲,群众听得多,才能听得懂,听得进,做到位。

(毫山村田长段连芬向村民宣传耕地保护政策)

在沂源县的另一片土地上,同样的田长也在忙碌着。每周三,悦庄镇王家泉村的田长王建国都会例行打开村头广播:“基本农田是红线,各位村民要牢记,用前先来问问我,咱们一起做研判……”

(王家泉村田长王建国利用村广播宣传耕地保护政策)

仅仅靠管理和宣传是不够的,为了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在王家泉村,耕地保护工作也写进了村规民约。村民如果违反规定,村里的各种 评 奖及福利发放等都将受到影响。伴随着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村民们越来越看中这一点。如今,村里的群众越来越珍惜土地,而保护耕地日渐成为王家泉村全体村民的行动自觉。

耕地保护群策群力是关键。在石桥镇分水新村公开栏里,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分布图赫然在目,上面清晰地标注着永久基本农田、一般耕地等内容。村级田长杨富本说,这就是他们的“作战图”,通过张贴、培训、宣传,村里的党员干部既会看图,会识图,还会用图,逐步形成了村民“看图种地”、网格员“带图巡田”的新气象。“如今违法占用耕地的少了,打电话咨询政策的电话多了。作为一名村级‘田长’,我认为自己的职责除了保护耕地,还得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帮村民解决正当的用地需求,既要守好‘饭碗田’,还要带动村民致富。”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基础上,分水新村将产业振兴作为强村富民的核心抓手,依托水韵红泉文旅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链接模式,2024年村集体经济实现了由10万元到100万元的跨越。2025年上半年,又成功引进迪睿食品有限公司“活羊育肥项目”,项目预计可直接带动参与农户每年增收1.2万元,村集体增收30万元。

(面对群众的用地需求,分水新村级田长杨富本利用鲁地云APP查看地类)

烈日炎炎,沂源县36名二级田长、467名三级田长、2335名网格员在“巡田、管田、护田、用田”的道路上热情不减,标准不降,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一幅“田成方、粮满仓”的美丽“丰”光画卷正徐徐展开。 (李宁宁)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