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好口碑 崇明百万重金买种子 “崇尚217”已试种8000余亩 最快明年端上更多消费者餐桌

发布时间:2025-08-20 浏览次数:3

记者 俱鹤飞

一斤寻常大米两三元,一粒优质水稻种子身价却能突破百万元。

近日,上海诞生一笔高价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在农业界引发热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历时7年选育的优质粳稻新品种“沪稻香软217(崇尚217)”,以102万元的价格,将其15年独占使用权授予上海崇明种子有限公司。这创下今年上海常规稻种新品转让价新纪录,更宣示着上海农业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

过去,人们关注一亩地能产多少斤粮,如今越来越关注一亩地能创造多少价值。崇明种子公司掷下百万重金买种子,成为上海推动种业振兴、打造农业创新高地的缩影。

长期以来,水稻育种面临“好种不好吃,好吃不好种”的矛盾。市农科院副研究员白建江道破原委:“高产易种的品种,因其强化抗倒伏、抗病虫害等特性,可能削弱稻米香味物质合成;而口感软糯香甜的品种,因支链淀粉含量高,植株娇弱易倒伏、易生病。”

为实现“鱼和熊掌兼得”,市农科院育种团队历时7年攻关,将传统育种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历经七八代持续选育,终于获得“沪稻香软217”,今年顺利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

“它植株矮壮、抗倒伏性强,显著优于同类稻种。更关键的是米如其名,晶莹油润、口感香软,真正做到了好吃又好种。”白建江说。

对这一“贵得有道理”的潜力股,上海崇明种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勇看得更远。他坦言,好种子不怕贵,因为优质种子的市场前景无限广阔。该品种将进一步强化“崇明大米”作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核心竞争力。

砸下百万重金的大魄力,换来15年独占授权,为崇明种子公司提供了清晰的市场预期。此后,团队可以集中资金与资源,全力推进规模化生产、品牌建设及渠道拓展,打造统一的生产标准与品牌形象,避免好品种多头引种陷入低价竞争的窘境。

获得独占使用权后,该品种已正式冠以“崇”字,更名为“崇尚217”,承载着崇明生态岛打造顶级农产品品牌的决心。从实验室的“好种子”,到田间的“好收成”,再到消费者的“好口碑”,“崇尚217”的发展之路才刚开始。

上海正积极发展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农业,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品牌价值与市场核心竞争力。目前,“崇尚217”已在上海东滩试种8000余亩,亩产稻谷约1200斤,亩产值超过3200元。随着未来大面积推广,这粒凝结着科技含量与市场期待的“金种子”,最快明年端上更多消费者的餐桌。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