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长沙又双叒叕火了!
根据手机信令大数据、银联商务数据综合建模分析,2025年“五一”假期5天长沙市共接待游客811.07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1.35%;游客总花费67.78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2.39%。假期5天长沙瞬时客流(不含本地游客)的最高峰为5月3日17时的181.16万人。美团数据显示,长沙位居全国TOP10热门目的地。
长沙在“文化﹢科技”“文化﹢旅游”融合这件事上,也是创意无限!望城靖港古镇的一场“沉浸式穿越”——《花开靖港》直接封神,日均2.5万人次的游客,把靖港古镇挤上了长沙景区热门榜单,《花开靖港》更是一票难求,不得不从一天一场加到两场。
从靖港古镇到全城剧本杀,长沙用戏“复活”历史,这波操作太顶了。
文化加戏
编织“可触摸的历史”
长沙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答好“两个融合”时代命题,擦亮“三张文化名片”,实现从“网红城市”向“年轻人友好的城市”的嬗变,让青春长沙更“青春”。为此,长沙文旅不断“放大招”。
靖港古镇高甜来 “ 囍 ”,古代婚礼再现中式浪漫。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期间,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长沙调研新消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消费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打造具有特色的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深度促进文旅融合,充分激发消费活力,以消费提质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天心阁热力指数爆表。
百年天心阁披上“光影新衣”,变得超级酷炫。
橘子洲上的红色多维沉浸式青春剧场《恰同学少年》一票难求。在青春剧场里,游客用一小时的时间去穿越百年时空,与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等成为“同桌”“挚友”。
几百米之外的《江天暮雪》,又是另一番景象。八景散落潇湘,唯“江天暮雪”独占长沙封面。曲水流觞式的宋代宴席、繁盛热闹的宋代乐坊、寒江独钓的孤舟蓑笠翁……湖湘文脉的“活态转化”在此完成。
文旅入戏
长沙的“长红”密码
湖湘文化里“敢为天下先”的硬核气质,混搭着街头巷尾的烟火气,这奇妙化学反应,直接让长沙魅力原地“爆表”。
别的城市拼流量,长沙拼的是“留量”——让游客从“打卡”变“入戏”。
在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内,《新刘海砍樵》正在让传统戏剧焕发青春,深得年轻观众喜爱,观众中年轻人占比达七成。舞台与观众席的物理界限被消解,观众成为狐仙洞府的“闯入者”,在462平方米的幻境中完成从“看戏”到“入戏”的蜕变。
《西汉有戏·辛追的家宴》演员在排练。
《西汉有戏·辛追的家宴》让原本静置于展柜的文物通过科技复刻“走上”舞台,当历史不再只是被讲述,而是被体验、被参与——我们便不再是历史的围观者,而是文化的共创者与时代的继承人。
长沙不缺历史,也不缺创新。作为一座拥有3000年历史的古城,长沙正以一种更加年轻、更加开放的姿态重新激活其文化底色。在这里,文化和历史是能互动、能拍照、能发朋友圈的“沉浸式盲盒”。
“文旅+演艺”作为一种时尚、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组合,为长沙文旅融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大流量的大演艺顶天立地,小众化的小剧场铺天盖地,丰富了长沙文旅消费的新业态,“文化﹢科技”的组合,正在推动湖湘传统文化“焕新升级”,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文旅锻造与突破。
“塑普”喜剧出圈:今年春晚,长沙喜剧组合“漫才兄弟”徐浩伦与谭湘文,以极具长沙风格的“爆梗”惊艳全场,继奇志大兵之后,长沙“塑普”再次逗笑全国观众。长沙人生活松弛,一直有“策”的传统,漫才兄弟驻演的笑嘛脱口秀俱乐部,笑工场、得乐社等相声剧场也在街头巷尾遍地开花,无论是传统相声还是新晋脱口秀,经典的、流行的,总有一款能逗笑你。
小剧场遍地开花:近年来,长沙积极探索演艺新空间的发展模式,现已拥有开心麻花沉浸式剧场、笑嘛脱口秀俱乐部等各类演艺新空间,涵盖了话剧、音乐剧、脱口秀、相声、沉浸式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商场带剧场:市中心的悦方就拥有《开关SWITCH》《疯狂星友团》、松果喜剧3个小剧场;北边的大悦城周边也有《疯狂理发店》、笑嘛剧场、笑仿剧场多个项目。长沙印象汇有魔脱喜剧脱口秀,河西荟聚购物中心有嘻嘻分子脱口秀剧场,小剧场深入商场、商圈,形成了“剧场集群”。
笑工场天心阁剧场开业,“五一”假期加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