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桓台县冬小麦播种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与以往不同的是,农业现代化加速提力,新质生产力正渗透在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在耕作技术、生产要素、育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秋播秋种注入“科技范”,也为明年粮食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桓融记者 邢雅琪:我现在是在桓台县大田农机合作社的试验田里,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的播种机正在加大马力进行作业。受天气的影响,今年的播种比往年延迟了近一个月,目前播种机已完成了300亩土地的播种,预计三天内将完成1000亩土地的全部播种。
万象“耕”新育苗忙,在唐山镇前大王村的试验田里,种粮大户刘铭正在紧张忙碌着,他驾驶的雷肯复式精量小麦播种机正是集旋耕、深翻、播种为一体的新型设备,比传统播种机作业效率提高40%,肥料均匀度和利用率可提升10%。
桓台县大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刘铭:传统的播种机一天能工作150亩地,我们这个能工作到200到300亩地,下种精确,从1公斤到500公斤能精确排种。全部都是电脑调控防止排种不均匀,深浅不一的情况,今年用这个可以增产到10%左右。
数字赋能农业生产,新型播种机依托农机北斗导航智能驾驶系统,实现全程电脑操控,在驾驶室就能看到播种量和深浅度,达到节本增效、提质增收的效果。
桓台县大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刘铭:系统是在驾驶室全程观看,机器都是单独排种的,排种器如果有一个坏了,驾驶室就会报警,可以实时下来维修,防止断耕断垄,咱的下种量根据时间和天气原因,下种量都不一样,每块地地质都不一样,每块地可以根据自己意愿调排种量。
刘铭作为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种粮大户,面对今年连续降雨对秋收秋种的影响,他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
桓台县大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刘铭:第一是加大播种量,加大肥量,下雨对地里的肥失效了,再用上点磷肥,促进小麦的根部生长,今年使用深翻,旋耕,精量播种,措施实施到位的话 应该和去年小麦的产量差不多。
连日来,桓台县田地里一派繁忙景象,农户们抢抓农时,迅速投入到各项农业生产中,截至11月6日,全县已收获玉米31.93万亩,进度99.22% ,2025年秋种预计播种面积32.5万亩,小麦播种面积13.85万亩,进度42.62%,预计11月中旬全县小麦基本播种完毕。
(桓台融媒记者 邢雅琪 张景富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