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建立“定题破题”机制 推动农区党建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9-19 浏览次数:6

九月的灵台,秋阳正好。走进西屯镇柳家铺村千亩辣椒种植基地,火红的辣椒挂满枝头,像一串串垂落的喜庆灯笼,风一吹便晃出丰收的韵律。村民曹亚红挎着竹篮穿梭在田垄间,指尖翻飞间,饱满的辣椒就装满了筐,她抹了把额头的汗,笑着说:“今年这辣椒长势比去年好,肯定又有一个好收成!”这满田的红火与村民的笑意,正是灵台县“定题破题”机制推动农区党建提质增效的生动缩影。

村集体经济“翻身记”

白露节气刚过,邵寨镇三坡村的田埂上就热闹了起来。村党支部书记王永世蹲在地里,抓起一把黑垆土捻在手里,转头对围拢来的村民说:“咱这土质好得很,今年流转的530亩地全种冬小麦,镇上手工面产业园还能高价收,村集体收入稳超40万元!”

“咱有‘灵台手工面发源地’这块金字招牌,就得把产业链做透!”邵寨镇副镇长李存军带着记者走进镇里的手工面原料加工产业园,车间里机器轰鸣,一袋袋包装好的“林小迈”牌面粉正等着发往西安、兰州。“前阵子,天津津南区的金谷集团刚和我们签了直采协议,以后面粉不愁卖,村民的腰包还能再鼓点!”。

今年,灵台县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作为县级层面“头号”破题任务,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改薄倍增计划,探索形成“整村一块田”“飞地模式”“村均百亩田”等增收模式,集中解决一些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宽、机制不活、经营性收益低的问题,实现了村集体收入由增长乏力到量质双升的转变。

网格里的“暖心事”

“老杨,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你家里房子还漏水不?”“今天我要去街道办事,您的降压药再还有吗,有没有替您带的东西?”清晨,龙门乡高家山村党员中心户余建民就挎着工具包出了门。高家山村是典型的“空心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占了大半。

针对这一现状,龙门乡今年把“以网格化服务提升村级党组织服务能力”作为一项破题措施,探索“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群众”的组织体系,推进党建引领网格管理服务。“以前村里有事,老人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现在不一样了!村上的网格员、党员中心户经常来家里问需求,连我家孙子上学、老伴医保报销的事都帮忙协调,前几天还帮我联系到麦种子,真是贴心!”王家山村村民王昱峰感慨地说。

“我们将全乡划分9个一级网格,38个二级网格,确立党员中心户62名,落实农户包户到人。同时,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进万家、解难题’行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48件,让乡村重新有了活力。”龙门乡党委书记杜敏说。

党支部书记的“后备军”

近日,对于上良镇合集村的共产党员姚银生来说,可谓是“双喜临门”,他的儿子今年在大学被评为“优秀学生”,他也被村党组织吸纳为党支部书记后备人选。“孩子的事不用操心了,能为村里做事,为群众服务,我打心底里高兴!”姚银生说。

姚银生是村里的“能人”,开过驾校、种过玉米、搞过养殖,村民们都服他。“选银生当后备人选,是村民的一致意见。”上良镇党委副书记张伟介绍,镇上安排现任村支书姚忠芳当他的“师傅”,让他以党支部书记助理的身份参与村务,“从熟悉村情到协调产业,一步步‘蹲苗’,将来才能‘挑大梁’。”

今年将迎来新一轮村“两委”换届,灵台县13个乡镇都把“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储备”列为破题任务。通过“优先留任一批、外引回请一批、严选清退一批、集中储备一批”,全县已培育后备力量372名,113人被安排到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重点岗位锻炼。这些“后备军”,正从“产业能手”慢慢成长为服务群众的“先锋力量”,为年底村“两委”换届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定题破题”活动在灵台县已经开展了5年多的时间。5年来,县委常委会定题领题,基层党组织层层破题,党员干部攻坚答题,基层群众评判结题,县级层面破解难题14个,带动乡镇部门自行破题565个。“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林区、景区、园区等领域,继续找难题、破瓶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全县高质量发展。”灵台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