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景、探美食、学功夫、掏耳朵……外国游客游四川 提的要求很特别

发布时间:2025-07-03 浏览次数:6

新西兰游客在成都体验采耳。秦茂 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子晴 王攀 吴梦琳

6月26日晚飞抵成都中转,27日下午赴迪拜,不足24小时的过境停留时间,外国游客能体验什么?菲律宾游客May的选择很“成都”——游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到人民公园喝茶、品尝地道小吃钟水饺。

随着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扩容、成都世运会热度持续升温,叠加四川出入境服务不断优化,来四川旅游的外国游客数量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成都口岸入境外国人总量达38.54万人次,同比增长58%。这些外国游客来到四川,除了游览山水美景、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不少人还爱上掏耳朵、学功夫等特色活动,在趣味体验中感受烟火四川。

计划外的行程和“还要再来”的约定

6月中旬,36岁的奥地利摄影师多米尼克到上海参加商务会议。其间,有人向他推荐四川,还特别提及川西夏景美不胜收。多米尼克当即向旅行机构提出用五六天时间游川西的诉求,并特别强调:就想和中国人一起玩,这样才能玩得更地道。最终,他加入一个中国游客旅行团。5天行程中,他和团友们一起游览四姑娘山、雅拉雪山、墨石公园、塔公草原等景点。

一路上,应接不暇的美景让多米尼克感慨“不虚此行”。更让他收获满满的是,在和团员聊天的过程中,他了解到很多中国习俗。有些团员不太会说英语,但一路关照他,还默默留意他是否出现高原反应、有没有掉队等。6月22日,临别四川时多米尼克依依不舍地表示:“这里景好人也好,我被中国人的热情打动,冬天还要再来。”

交通的日渐发达,也让外国游客有了更多计划外的美丽邂逅。去年,四川成都至青海西宁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开通运营,从成都东站到黄龙九寨站最快1小时39分可达,四川九黄线迎来“高铁时代”。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九寨沟景区共接待游客约246.56万人次、同比增长31%,其中入境游客约20.81万人次、同比增长71%。

记者在阿坝州松潘县偶遇一支由10多名荷兰游客组成的旅行团。他们原计划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进入四川阿坝,经松潘中转成都后回国。得知松潘拥有世界自然遗产黄龙景区后,荷兰游客们立刻安排了“高原瑶池”之旅。“这里的水太漂亮了,没想到高原上还有这样的风景。”游客韦弗用相机记录下这次惊艳之旅。游客范德文还分享了一个意外之喜:在一条古色古香的小巷子里有家西餐厅,地道的西餐做法,加入当地特产牦牛肉、土豆等,大家吃得很尽兴,“我很喜欢牦牛肉披萨,美味!”由于返程时间紧,大家未能前往近在咫尺的九寨沟景区,“留点遗憾,下次再来补。”

入境游产品策划师和“有想法”的客人

入境游持续升温,催生一批新兴职业。四川小伙秦茂是一名入境游产品策划师,虽然入行不到一年,但已操盘不少入境游客的行程规划。“成都旅游资源丰富、航班密集、高铁发达,无论游客来玩多久都有内容和项目。”他告诉记者,作为承接南北半球旅客的中转站,过境免签后,不少中转游客转化为成都本地游游客,进而辐射四川东南西北多条经典旅游线路。

在热门旅游景区和大型国际性展会区域设立外国人服务管理站,提供住宿登记、处理证件丢失、签证咨询、报警求助等“一站式”服务;联合相关部门切实解决在川外国人住宿、出行、消费、金融等重点民生服务领域堵点问题……四川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持续优化服务,也让在川外国游客的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秦茂翻开服务名单,向记者介绍服务境外游客的趣事。

“这位马来西亚游客一个月来一次四川,他的目标是走遍四川。”秦茂说,很多外国游客并非盲目来四川游玩,他们事先做足了攻略,对线路很有想法。比如,有游客想爬山、学功夫,就安排他们去青城山,完美满足需求。

在行程安排上,秦茂提到,外国游客偏爱“熊猫基地+乐山大佛”的搭配,“不少游客知道四川乐山美食很出名,像甜皮鸭、烧麦、蒸饺、豆腐脑等,他们都会兴致盎然地去探访、品尝。”

秦茂特别向记者介绍了一名英国游客,“去年他让我规划四川之行,因为是第一次来中国,他对吃住行都有很多顾虑,但旅行结束后英国游客特别评价美食好吃、人很热情、交通方便,颠覆之前认知。”秦茂最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这名英国游客又来中国游玩,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行程说“爱上了中国”。

关联文章 >>

关闭本页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