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余名学员从上街区“起飞” 低空经济催生“飞手”考证热

发布时间:2025-07-07 浏览次数:6

7月3日,郑州上街机场炫飞航空培训基地内,学员们正专注投入无人机训练,积极备考。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7月3日,郑州上街机场炫飞航空培训基地内,学员们的学习热情丝毫不减。

“往左打点儿,保持侧飞姿态。对,旋转要平稳!”00后教练邱佳洁站在草坪上,清亮的声音穿透螺旋桨的轰鸣。

这位朝气蓬勃的女孩,今年4月正式入职该培训基地。而去年12月,她还是这里的一名学员,如今已能精准捕捉学员操作里的细微偏差。

“学习无人机,既能增长本领,又能为就业加分。”邱佳洁笑着对记者说。原本对无人机充满兴趣的她,了解到行业对持证“飞手”的需求后,果断报名了培训课程。凭借在培训期间的优异表现,拿到教员证后不久,她就被该基地录用成为一名教练。

在培训基地,像邱佳洁这样怀揣梦想的人比比皆是。日前,郑州上街机场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认证考试迎来历史性时刻,单期参加考试的学员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创历史新高。这体现了郑州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更折射出无人机行业人才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与区域产业生态的成熟。

郑州通航试验区管委会主任穆文涛介绍,10年来,上街区已累计培养无人机“飞手”3万多人,为航空植保、应急救援、电力巡检、物流运输、航拍测绘等低空经济应用领域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首期学员王鲁已在河南和深圳创办2家从事无人机研发、运营的公司。

为何这里的考证如此热?

市场需求硬约束。随着低空经济的迅猛发展,无人机“飞手”的需求量持续攀升,无人机领域已有无人机测绘操作员、消防救援无人机操控员等5种新职业,目前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2024年,我国实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操控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员,需取得相关执照。

培养体系全闭环。上街区深化“低空+”融合发展,依托全国稀有的低空空域资源,打造的培训中心构建起“飞行空域+地面设施+专业培训”支撑体系,实现“理论—实操—认证”一站式闭环,吸引省内外考生扎堆应考。

培养模式强联动。上街区创新采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院校协作”的三方联动机制,整合8家具备无人机培训资质的企业资源,与多所高校达成“产教研”融合战略合作,建立1家考试中心,开展专业培训。

此外,2024年,郑州市出台了《郑州市加快培育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完善低空飞行保障体系”“培育低空产业生态体系”两大重点任务:到2026年,实现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200家,低空经济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从政策端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进一步推动人才培育与产业需求的同频共振。

从学员到教练,从考证到创业,越来越多的中原“飞手”飞向更广阔天地。

相关新闻:

无人机有了“火眼金睛”

当下,低空经济热度正高。谁承想,支撑低空经济“高飞”的背后,离不开一张“网”。

7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安阳无人机产业园的蓝天实验室,走进低空空域管理和应用开发研究中心,只见一组闪烁着蓝光的通信设备正实时传输着无人机飞行数据。

“这是我们为低空经济编织的低空智联网,每一次信号跳动,都在为低空经济发展蓄力。”该中心副主任、中国联通河南省分公司(以下简称“河南联通”)科技创新部总经理赵松晖轻触屏幕,话语间难掩兴奋。

何为低空智联网?

“低空智联网是指在低空空域中,利用通信、感知、导航等技术,构建的具有通信、监控、服务等功能的智能化数字网络系统。”赵松晖解释。

作为我省唯一聚焦低空经济的省级实验室,蓝天实验室自去年2月落户安阳以来,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河南联通作为蓝天实验室牵头组建单位之一,第一时间派科研团队入驻实验室,一把“智联钥匙”就此插入低空经济发展的“锁孔”。

低空智联,满满“黑科技”。

一张“网”覆盖广。去年12月,河南联通、中国联通研究院与中兴通讯在安阳共同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5G-A通感一体化网络,覆盖1200余平方公里城市空域,实现了无人机精准定位,比传统GPS精度提升10倍。

一双“眼”可追踪。低空智联网为城市管理无人飞行器装上了“火眼金睛”。智能监控系统可同时追踪300架飞行器,实时回传位置、速度等20余项数据,保障飞行安全与高效监管。

“低空智联网就像给天空装了‘神经中枢’。”赵松晖指着屏幕上的三维空域模型解释,这张网让低空领域从“混沌”走向了“有序”。

数智赋能,带来丰硕成果,激活产业蓝海。去年举办的第七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标杆赛决赛上,《5G-A赋能古都安阳激活新“智”生产力》项目摘金;今年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5G-A低空智联创新方案赋能城市智能血站建设”项目斩获全球大奖;在林州市的太行山区,无人机邮路依托智联网络,让邮件配送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7分钟……“智联+”应用,正让低空经济从实验室走向“市井烟火”。

“今年,我们计划启动12个首批课题,组建不少于300人的科研主力军,聚力解决中小型无人机在飞行试验、铁路巡检、河湖监测等方面的技术难题。”蓝天实验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凭借低空智联网的强大引擎,安阳将在基础设施、应用场景、产业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低空经济在“蓝天”领域持续领航。

热门政策